日期:2021-06-01 12:23:55作者:张德芬图片:未知人气:+
关注我,带你遇见未知的自己
作者丨阿肖
出品丨张德芬空间
《乘风破浪的姐姐》播出到现在,最让我惊喜的就是阿朵了。
她有一种闯荡江湖,见多了人情世故的坚韧,而这种坚韧又源于她的柔软。
她能够敏感地感受到别人的情绪。
当袁咏琳焦虑着会被淘汰而大哭,她也不禁掉下眼泪:
“我特别理解她这种努力不被人看见的感受。”
她也能透过伪装,发现对方脆弱柔软的部分,恰如其分地呵护着对方成长。
当初拽拽的宁静无法快速进入节目状态,不愿换队服,不喜欢跳舞。
面对难搞的宁静,阿朵似乎早已洞察她强势背后的不安,一组队就提出“我们就是想保护静姐”。
在阿朵无条件的宠爱下,宁静难得的卸下防备,呈现出她最柔软的一面,“如果我们没有晋级,不管是任何一个人走,我跟她们一起走。”
这样有力量的知心姐姐,谁不想拥有?
其实,阿朵所做的就是共情,一种理解他人,并能恰当作出回应的能力。
罗杰斯说,共情是理解另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经历,就好像你是那个人一般,并且让你所共情的人知道你理解了他。
共情的四个层次
共情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1.第一层次的共情:共情认知层面。
还记得《妈妈是超人》中,胡可伤心落泪。
那段时间,她常常拍完戏连夜赶回家,睡不够还得送孩子上课。
沙溢不是不心疼胡可,而是想着解决问题,表示是胡可自己把自己搞得很辛苦。
紧接着,胡可却说:“这件事情本身一点不辛苦,最辛苦的是你的态度。”
为什么呢?
胡可需要的却并非问题解决方面的建议,而是情感层面的理解和支持。
沙溢的表达反而侧面否定了胡可在平衡工作和家庭上的努力。
这就是生活中常见的第一层次的共情:共情认知层面,忽视情感层面。
这样的沟通往往让我们越沟通,越孤独。
2.第二层次的共情:包含认知层面和情感层面。
心理咨询师李松蔚分享过一个经历。
在一次他和另一位老师合作的家庭咨询中,一个孩子大发脾气开始扔东西。
孩子的父母忍不住制止,他也忍不住帮忙。
处在情绪风暴中,我们往往容易被迅速卷入,深深体验到对方的情绪,和对方一同感到崩溃无力,看不到希望。
此时,在接纳对方的情绪基础上,去发现那些认知层面的信息,往往能帮助对方在无望中看到光亮。
就像是这次咨询,另一位老师却示意他们静观其变。
当孩子的情绪越来越失控,高举玻璃杯要往地上砸。
过了一会,却仍旧没有声响,原来孩子轻轻放下玻璃杯,一一捡起地上的东西放回原处。
孩子是从哪里获得力量走出失控状态的?
其实,在情感层面,他大发脾气,疯狂砸东西。
可是,在客观的事实层面,他砸的却全是摔不坏的东西。
这位老师敏锐看见孩子失控情绪背后自我控制的能力,通过允许的方式接纳对方此时的情绪状态,又通过眼神等非语言方式向对方传达信任。
因为咨询师的共情,看见了孩子自我控制的力量,孩子得以在无望中找回力量感。
认知+情感两方面的共情,往往能够为彼此拼凑出一幅更为完整的图案,提供一些全新的角度。
3.第三层次的共情:认知+情感+指导。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里有一个精神病人深信自己是朵蘑菇,不吃不喝,待在房间角落一动不动。
心理医生没有强迫他吃喝,也没有试图改变他的认知,说“你其实是个人”。
而是撑着伞,蹲在病人旁边。
病人好奇:“你是谁?”
医生说:“我也是蘑菇”。
过了一会儿,医生站起来走动,病人问:“蘑菇怎么能走来走去?”
医生说:“蘑菇当然能走来走去。”
病人想想有道理,也开始走动。
又过了一会儿,医生拿出汉堡吃。
病人又问:“蘑菇怎么能吃东西?”
医生说:“蘑菇当然能吃东西。”
病人想想有道理,也开始吃。
几周后,病人仍旧深信自己是蘑菇,却能够正常生活了。
生活中,许多指导之所以无效,是因为缺少前面的共情认知和情感的部分。
就比如之前被怼上热搜的综艺《你怎么这么好看》中,一位34岁的女博士在节目中谈到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封闭。
她的话语被频频打断,被不断贴上标签“单身大龄”、“没有口红”、“没有化过妆”、“没有高跟鞋”。
没有认知和情感共情而形成的指导,往往不是对方的需求,而是指导者试图改造对方,源于让对方认同自己的需要。
反观同类综艺《粉雄救兵》中,嘉宾说自己喜欢宽松衣服。
他们并不强迫嘉宾更有“女人味”,穿上紧身衣或是礼服,而是指导嘉宾如何用宽松衣服搭配出时尚感。
真正的指导便是这样,我努力走进你的世界,想要了解“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我提出建议,如你所是,而非为我所愿。
4.第四层次的共情:认知+情感+指导+资源。
在袁咏琳想要让位时,阿朵的一段话让人印象深刻:
“当队长与年龄没有关系。”
“我就是来支持你的,我觉得你可以。”
“我可以看到你身上的才华,你一定能成为一个好的队长。”
“这是你的功课,老天爷放在你面前的功课,你迟早要面对。”
当看见和理解也无法阻止袁咏玲不断自我怀疑,她用几句话就帮袁咏琳梳理出身边的资源。
认知和情感层面的共情能帮助我们走进他人的世界,来引导彼此的沟通。
而指导和发现资源的共情能帮助我们扩展自己的世界,看到以前无法看到的东西,发现新的方向和自我蜕变的可能性。
如何培养共情能力?
共情,是建立和维持关系最重要的一种能力。
它既能帮助我们理解彼此,也能让我们灵活地解决冲突。
那么,都知道共情是种好能力,许多人却做不到,为什么?
其实,缺乏共情能力的背后,往往藏着一个怕受伤的孩子。
共情能力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情绪,调动自己的感受才能去理解别人的世界。
有的人缺乏共情能力,是因为他们先隔离了自己的情绪。
他们可能看似冷漠,没什么情绪;可能看似冷静理智,总是想着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或许是因为他们曾在情绪风暴中迷失,感到自己无法应对情绪,认为情绪都是阻碍问题解决的障碍,因此避免自己情绪化。
其次,共情是一种对彼此的关怀,而不是情绪感染。
什么意思呢?
如果你跟一个抑郁的人一起待上十分钟,你很快也会体验到抑郁的情绪。
这样的情绪感染让我们不自觉地体验到对方难以承受的痛苦。
为了避免类似的痛苦,有的人选择关闭心门,对他人漠不关心。
但我们使用共情,其实是为了减轻他人痛苦,也为了让自己更好的生活。
换言之,情绪感染并不等于共情。
如何做到共情关怀,而不是被情绪感染呢?
重要的是建立边界。
伊能静始终无法忘怀苦命的童年,恋爱时向秦昊哭诉,秦昊听后,却告诉她:“有病得治!”
他选择屏蔽伊能静如同黑洞般的痛苦,却并未完全回避,而是在冷静后共情对方的认知:
“你现在只有两种可能,第一个跟你一样有病的,觉得你好可怜,你们两个就在这开始演不完的悲情剧;
第二个,想当你医生的,告诉你人生应该要怎么样。
你只会遇到这两种人。”
情绪感染容易模糊人与人之间的边界,让我们不断消耗自己。
而共情关怀意味着你时刻记得,你和他还是不同的;你只是理解了那个人,而不是成为了他。
你可以选择用什么方式共情对方,同时照顾自己。
在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孤独,如同一座孤岛。
当我们具有共情的能力,感知到别人的感受,体验到别人的世界,用共情将人与人相连,让孤岛不再孤独。
这一瞬间的触动,其实是非常珍贵的东西,因为那证明你醒着、你活着。
如同心理学家科胡特曾说:
“共情,就是生命的气息。”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gzkyz.com.cn/article/42763.html
张德芬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Copyright 2005-2020 www.gzkyz.com.cn 【可可情感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010517号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