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30 18:49:29图片:未知人气:+
栖身厨房,相妻教子,这是黄磊的日常生活。除了偶尔把下厨的地方搬到综艺节目里,黄老师让自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家庭煮夫”。
人到中年,犹如温水煮青蛙,伴着柴米油盐,总能烹出一锅爹味儿。
即便是曾经的文艺男神也不能幸免。
如今黄磊肚腩隆起,市侩圆滑的中年男人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已经很少有人记得,在岁月的另一端,他也曾年轻过。
当19岁的江西男孩黄磊如愿以偿考进北京电影学院那一刻,他坦荡的星途也被开启。那一年,他被导演陈凯歌相中,出演电影《边走边唱》获奖无数,演艺道路从此也开了挂。
当时的黄磊想不到,10年之后,他将达到人生中的顶峰,在一个最美的地方,度过一段最美的年华,会有一个叫刘若英的女孩,在自己的人生中出现,然后离开,最后嫁给一个陌生人。
2003年7月4日晚上,央视8套上映了一部全新的连续剧,《似水年华》。
这是一部以“新文人剧”标榜的连续剧,主打文艺路线。讲述阻隔半个世纪之久的海峡两岸,一对年轻人的情感故事,整部剧节奏缓慢,对白韵味十足。
▲ 《似水年华》海报
在非典的阴霾尚未完全散去的那个夏天,《似水年华》抚慰了无数人的情感。
这部由黄磊自编自导的电视剧,主演除了黄磊自己,还有他的红颜知己刘若英。
彼时的黄磊硕士毕业后留在北京电影学院任教,身上多了一份书香气,成了文艺片的宠儿。
与刘若英的相识要追溯到1999年,那年黄磊28岁,出演文艺爱情电影《夜奔》的男一号,因此遇见了当时30岁的女一号刘若英。
▲ 电影《夜奔》剧照
随后两人又在电视剧《人间四月天》里相遇,分别饰演诗人徐志摩和他的原配妻子张幼仪。
拍电视剧使黄磊和刘若英有了更多的相处时间,他们很快发现,彼此爱好相似,志趣相投。他们都喜欢读书,都喜欢写文章,很多看法也惊人一致,就像遇见了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感叹相见恨晚。
但从那时起黄磊就开始构思一部以刘若英为主角的剧作,他把刘若英的照片摆在案头,给女主角取名叫“英”,花了5个月时间,一笔一划写出了20万字的剧本,剧本完成后整整瘦了20斤。
被问到为什么要创作这样一个故事时,黄磊说,他想要“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讲述一个关于错过的故事,关于“我曾爱过一个人并与这个人错过”。
后来他一再否认这个故事并没有映射自己。
来自台湾的刘若英散发着深沉而内敛的魅力,具备同期女演员少有的知性美,这与她显赫的家室背景有关。
爷爷毕业于黄埔军校,奶奶是民国名媛,刘若英从美国加州大学毕业后,从此没有卸下过那一身的文气,常被人称为才女。
刘若英的奶奶一直为孙女的终身大事着急,于是自作主张,帮她在电视里挑了任贤齐和黄磊两个绯闻少的明星,让她选一个。
刘若英知道后大笑,说这俩人是不错,可人家都有女朋友了。
但当黄磊拿着写好的剧本,小心翼翼地问刘若英:“成功的事,我可以找别人一起做,你愿意跟我一起承受可能的失败吗?”
刘若英想都没想,立即答应了。
2001年的冬天,年关将近,黄磊带着刘若英等人去各地勘景。到乌镇那天特别冷,但这不妨碍他们为这座古镇所沉醉。
呼出的热气让眼前的景色更显氤氲,两个人站在古老的石桥上,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到了惊喜还有会意。
“清烟、青石板路、印染花布、灯笼、小桥、流水,乌镇有一种好想谈恋爱的感觉”,刘若英彻底被这里迷住了,“所有关于我自己的经历都变得那么短,那么渺小。”
于是,黄磊决定就把《似水年华》的故事安放在水乡乌镇。
2002年农历新年刚过,江南的春天还没褪去寒意。
这天,乌镇到访了一群特殊的客人。清一色豪华奥迪车组成的车队缓缓驶入,为古朴的江南水乡带来了久违的现代气息。
《似水年华》剧组的进驻,让这座沉寂许久的小镇变得格外热闹,镇上的居民世代居住于此,任外面的世界早已巨变,他们依然勤勤恳恳地守着祖辈留下的旧宅。
《似水年华》要讲一个关于岁月的故事,而乌镇的美,正是岁月流逝留下的痕迹。
这里曾是历史上的商贸重镇,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但到了20 世纪 90 年代,乌镇昔日繁荣不再。年轻人跑去外地打工,村里剩的都是老年人。直到2000年,乌镇旅游业还几乎是一片空白。
黄磊与剧组来到这里时,乌镇保持着它最原始的风貌。
这里就像一座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千年书院,潺潺的流水,静静的枕河人家,湿湿的石板路,素雅的蓝印花布……组成了一个梦幻的水乡。
诗意的江南风光,为本就诗意的剧本,更增添了人文光辉,这即将让《似水年华》成为难以被超越的经典。
▲ 乌镇 | 图源:视觉中国
铸就经典的还有时代。那是一个对纯粹的文艺分子极度宽容的时代,也是一个商业包容文人审美的时代。
世纪之交刮起的“新文人剧”浪潮就能证明这一点。以历史剧《大明宫词》和伦理剧《橘子红了》为代表,2000年前后出现了这样一批电视剧:浓郁的文学气息、鲜明的诗性色彩、唯美的画面和深沉的感情,黄磊与刘若英主演的《人间四月天》就是其中之一。
珠玉在前,黄磊另辟蹊径,决定讲述一个如诗如画的现代爱情故事。它没有《大明宫词》的色彩斑斓,也没有《橘子红了》的精致巧妙,它应该像一幅枯笔水墨,应该像一杯清茶,饮一口可抵三年尘梦。
还应该像刘若英的恬静淡雅,云淡风轻。
在《似水年华》拍摄片场,常有当地群众或前来采访的记者想和刘若英合影留念,刘若英有求必应,拍过照片之后,她会拍着人家的肩膀温柔地说一声“谢谢”。
为了把故事讲得更漂亮,黄磊找来了一帮志同道合的兄弟一起搞艺术。从《橘子红了》走出来的段正军(摄影)与董少松(灯光),再次在《似水年华》中携手合作,而美术韩忠则刚刚从张艺谋《英雄》的大漠孤烟中归来,就一头扎进了细雨霏霏的江南水乡。
兄弟几人开创性地将手绘动画应用到电视剧中,基本上每集都有1分钟以内的动画,如乌镇外面英和文经常约会的树林湖水,还有文为了眺望远方的英建造的一座石塔,都是用彩色铅笔一张张纸描绘而成。
▲ 《似水年华》中的手绘动画
他们赋予动画的使命不在于叙事,而在于写意,与白墙黑瓦的水乡长镜头交织在一起营造古典而浪漫的氛围。
黄磊还把自己的忘年之交——音乐大师陈志远请到乌镇,给电视剧谱曲。陈志远独自在乌镇转了几天,最终包揽剧中所有原创音乐。
▲ 陈志远
有一天早晨,通宵改剧本的黄磊被陈志远叫了出来,他给黄磊放了一段自己谱的钢琴曲,黄磊听着听着情难自已,止不住地流眼泪。
后来陈志远又给曲子加上了词:“年华似水匆匆一瞥,多少岁月轻描淡写,想你的心百转千回,莫忘那天你我之间。”这首名叫《年华似水》的歌至今仍然飘荡在乌镇的大街小巷。
凭借着自己对艺术的审美和理解,黄磊钻进一个小世界,像雕刻艺术品一样雕刻着这部送给自己的“30岁童话”。
“在《似水年华》存在的年代,可能是对纯粹文艺分子宽容的最后年代,可以窥见,不必生硬讨论现实问题的文艺青年,在成为油腻中年之前,曾获得过怎样奢侈的快乐。”
可以说,在与《似水年华》有关的年华,也是黄磊一生中最好的年华。
“齐叔为什么总是坐在门口啊?”
“晒太阳,还有等待。等着门口进来的人。”
“那他等了多久?”
“一辈子。等得等待,都成了一种习惯。”
在英和文的诗意对白中,《似水年华》简单的故事在水乡的第一缕阳光中缓缓铺陈开。
齐叔是乌镇立志书院的馆长,一边看守书院,一边将好友遗孤抚养长大。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院子,南朝梁太子萧统曾在此读书,时间流淌到这里仿佛停止了前进,一千年过去了,唯一变化的,只有来来往往的人。
▲ 齐叔与文
齐叔的扮演者是人艺老艺术家朱旭,朱旭与黄磊家是世交,两家住在同一个小区。朱老爷子有一项拿手绝活,做春饼。能吃上他做的春饼,不知是多少晚辈的梦想,黄磊近水楼台先得月,时常赖在老爷子家,假借交流演技之名,蹭一顿春饼。
黄磊在剧中给自己取名为“文”,在文的身上,他实现了一场蓄谋已久的梦。
文是个格格不入的人,北大研究生毕业后,他逃离北京,回到故乡乌镇,躲在书院里修古书,与齐叔相依为命。
他热衷于和一切衰败的东西打交道,衰败的小镇,衰败的老头,衰败的桥梁和衰败的酒坊。每天早上,他把落满尘土的古书残页浸泡在水里,迎着阳光展开,日复一日,直到自己也走向衰败。
柏拉图曾经说什么样的人可以当哲学家———读书四十年,再当十年山野村夫。文就是这种人,好像看穿世事。
但有一天,当他和来自台湾的英小姐四目相对,他突然发现原来自己的那些领悟并不成熟。
英是典型的都市女性,精明干练,有背景有地位,但忙碌的生活时常让她疲惫,未婚夫的不理解让她感到孤独。
刘若英在主题曲《明年此时》里,第一句唱道:“这样的我们,算不算幸运,在人生的定局之后,找到另一个自己?这样的我们,对不对得起,守住了欲望是否就安了心?”
在30岁相遇是件尴尬的事,30岁是个尴尬的年纪,一边开始承担责任,一边思想还没有彻底死亡,还有可以改变的能力。
为了靠近彼此,英和文想要改变,为此承受着巨大的煎熬,吃遍了想念的苦。
-我们相爱过吗?-相爱过。-多久?-好像是一瞬间。-那剩下的呢?-剩下的,是无尽的挣扎与惦念。生命中是没有奇迹的。
但奇迹最终没有发生,人都是懦弱的,想要改变的同时,也害怕失去本来拥有,更害怕道德上的压力。
文与英短短6天的爱,最终只能发生在乌镇这个世外桃源。
就像《廊桥遗梦》中主妇弗朗西斯卡最终放弃了与罗伯特远走天涯,回归家庭:给远方以思念,给丈夫以温情,给孩子以母爱。
▲ 英送给文的书,里面写着: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清晰可见
后来黄磊说,演这部片子时有一种“绝望的美”,但这种绝望是理性而温存的。
文和英的结局似乎早在上一辈的经验中就被注定,就像齐叔与他错过一生的爱人莹一样,“文”长出胡须来就成了“齐”,“英”读成二声就成“莹”。
生命的遗憾之美,爱情的节制之美,这正是《似水年华》的动人之处。
在剧的结尾,文在寄给英的信里这样写道:我们爱过,在青春过往的岁月中,我们真心地热爱过,并且尝试着去正视爱是可以没有理由,没有距离,没有答案的一种东西。起码这一点,我们做到了。
电视剧拍完后,作品发布会上,黄磊说:“我与刘若英之间产生了第四种感情。第一种是友情,第二种是亲情,第三种是爱情,而我们是第四种。”
2004年,黄磊结婚,据说在那两天前,他给刘若英打了一通电话。
开玩笑说,如果她不同意,他就不结了。
对黄磊来说,乌镇不仅是自己的精神故乡,更成了自己的事业。作为乌镇戏剧节的发起人,黄磊每年都会去一次乌镇。
每次去,他都会到文经常打篮球的地方,打一会儿篮球,回味曾经的青春岁月。
2013年时他在微博上写道:我把魂留在乌镇已经十一年了。
拍摄《似水年华》就像一个节点,往前是青春,往后是家庭,这是30岁时的黄磊给人生的一个交代。
不仅对黄磊,在故事的另一位主角刘若英的生命中,乌镇也烙下了特殊的印记。
刘若英曾三次成为乌镇旅游的代言人,她对乌镇有着暧昧的情感联结:“这个地方跟我的情感很像是过去的恋人,有些恋人即便没有在一起,可是曾经有的情感是一直在那里的,留下的美好是不会变的。”
▲ 刘若英为乌镇代言 | 图源:乌镇宣传片
就像文与英被留在乌镇的爱情故事,也不会变,直到成为这座小镇的精神图腾。
“故事是故事,日子是日子,有些事把它藏起来更好,日子久了就变成故事了。”齐叔这样告诉文。
有齐叔在,似水年华的故事就不会结束。
无论在戏里还是戏外,只要朱旭老爷子在,就总能让人安心。
在黄磊的记忆里,老爷子总爱坐在立志书院的那张老藤椅上,不管有没有他的戏,他都愿意在旁边陪着这些年轻人。他教年轻人把台词写在小卡片上,随时拿出来看一看,他说:“你们这群孩子,我得看好了。”
每天拍摄收工时,老爷子都会等到最后回去休息,在寂静的水乡夜晚,摆上一桌酒菜,拉着黄磊和刘若英陪他喝杯小酒。
2015年刘若英开演唱会,犹豫着要不要邀请年迈的朱旭,结果老爷子自己过来了。演出当天,老爷子去后台给刘若英送花,笑她穿一身“不知什么东西”。
▲ 朱旭在刘若英演唱会后台 | 图源:刘若英微博
刘若英问他“好看吗?”,他眯着眼睛笑着说:“好看是好看,就是不知道是什么东西。”那时,朱旭的身体已经一日不如一日。
2018年9月,《似水年华》的故事上演后的第15年,朱旭老先生逝世,享年88岁。
齐叔走了,文没了父亲。
陈志远也走了,黄磊没了良师益友。
那天早晨的钢琴声还时常回荡在耳边,弹琴的人却已不再,陈志远走后,黄磊再也不在公开场合唱歌。
▲ 图源:《向往的生活》
人们相聚然后离开,随着剧中人的纷纷远去,似水年华的故事也不再完整。
黄磊当上了好爸爸,刘若英嫁为他人妻,属于他们的时代也终将告一段落。
但黄磊总记得离开乌镇那天的情景,他是最后一个离开乌镇的,那天他带着灯光和副导绕着乌镇走了一圈,“那是带着与一个时代告别的心情,离开之前我们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了乌镇的石板上。”
走的时候,乌镇周围已经圈起了很多工地,高大的脚手架触目可见,当地政府决定在周围盖一些购物中心,招商引资,发展旅游。
那时黄磊不知道,《似水年华》将是最后一个拍到乌镇原始生态的电视剧。
他也不知道,古典将成为下一个时代日益稀缺的资源。
部分参考资料:
1.《“诗性江南”的影像建构——1990年以来关于江南古镇的影视研究》,卜令娴
2.《残酷与美丽——电视剧<似水年华>赏析》,电影评介
3.《从新文人剧现象看荧幕精英文化》,叶佳
4.《当代乌镇文化研究》,郭倩
5.《浅析电视剧 <似水年华>的创作特色》,王淼
6.《新文人剧研究》,张帆
7.《黄磊<似水年华>:如梦的景如诗的爱》,新快报
8.《黄磊:我与刘若英是第四类情感》,新闻晨报
9.《“奶茶”的情事疑云》,万小刀
图片来源网络
标签: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gzkyz.com.cn/article/196034.html
安阳十点人物志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Copyright 2005-2020 www.gzkyz.com.cn 【可可情感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21020401号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