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9-05 07:05:21作者:综艺物语图片:未知人气:+
喜欢就关注吧!
做一名吃货很幸福。
韩国顶级大厨师白钟元,就是一名专业吃货。
“吃吃吃”是他的人生主题。
所以,每次出现在有美食的地方,他都是笑眯眯的。
来成都茶馆,坐了几分钟,茶也没喝,“还是去吃饭吧”。
光顾着吃,大熊猫也没看,安慰自己“电视上看大熊猫看的更清晰”。
跟许多人为了减肥少吃不一样,白钟元对吃抱着“胖十斤的觉悟”。
看他吃东西,又香又治愈。
“好吃到哭“在他这里一点都不夸张。
他是一位经常来中国拍美食节目的外国人,最新一季的《街头美食斗士》豆瓣评分9.5。
光吃,就能做好节目?那大家都会啊!
当然不止是这样的。
去西安,他不去回民街。
来武汉,他也不走户部巷。
他的“逛吃“信条之一是,大热街区附近的小巷子里,往往隐藏着真正的美食。
这可能都是吃货们的共识了。
所以,他特别爱跟着本地人排队。
因为这样的地方,基本不会失手。
例如:一大早,他就跟着西安城楼边的居民们排队买胡辣汤,拿个凳子坐在路边吃。
或者在街角排队,就为了像别人一样吃一口热乎乎的西安粉蒸肉。
在武汉的巷弄里,刚吃完炸炸的他,看到有人围着买吃的就立刻跟过来,然后心满意足地买到油炸红薯饼。
当然,像武汉人一样端着一碗热干面边走边吃对他来说简直就是easy模式。
看他的节目,感叹最多的是,他怎么过的跟个本地人一样?
因为他对美食有热爱和虔诚。
为了能够“吃吃吃“的更地道,他学会了许多国家的语言。
当然,方式也很吃货,通过看菜单点菜学会的。
不论是中文,还是越南语,土耳其语言……为了吃的,都不在话下。
点菜熟练的不像外国人。
排队的时候,跟大爷大妈交流吃法,跟老板交流做法
每去一个地方,就融入当地,白钟元的亲切接地气,就是这么练就的。
即使,他是一个管理着上千店面的大老板。
在西安,白钟元能娓娓道来“三秦套餐“。
然后点一瓶 “冰峰“,告诉观众这是西安本地碳酸饮料。
为什么呢?
因为中国许多城市都有自己的饮料品牌,但后来,西方饮料横扫中国市场,没竞争过外国饮料的“冰峰“,市场就留在了本地。
而关于湖北“过早“的说法,他甚至比普通本地人了解的更细致。
在中国,重大的庆祝活动、节日才用“过“字,例如过年,过节,过生日。
“过早“就说明了当地对早餐的重视。
不由得给白钟元竖大拇指。
我相信,很多人都习惯了“过早“的说法,却没有像白钟元这样,清楚了解它的由来。
他也清楚知道湖北名菜“沔阳三蒸“。
老实讲,本地人不看他的节目,都不一定知道家附近有这么多好吃的。
显然,白钟元和节目组,在“吃“这件事上一点都不糊弄观众。
去西安吃面,因为“碳水之都“。
去武汉过早,因为“早餐之都“。
吃得香固然重要,但节目毕竟不是纯吃播。
跟“吃“同样重要的是,传递”吃“的是什么?
吃播只会告诉你,我在西安吃甑糕,太好吃了,我一口气吃了十个。
白钟元会告诉你,我在西安吃甑糕,太好吃了,我一口气吃了十个。为什么这么好吃啊?我们来倒放一下全部过程。
于是,你能清楚看到食物一步步被打回原形的样子。
这个过程中,你会看到每一口食物:
需要时间熬制,需要匠心打磨,包含琐碎的细致的工夫,艰难的热腾腾的生活。
这才是美食的奥义,不仅仅只有味蕾的刺激,而是味觉和感受的共鸣。
就像这一碗藕粉。
当它回放到工人在池塘里挖藕的画面时,你就可以领略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成就一方美食。
不讲故事不煽情,当每帧画面都能逸出当地的人文生活气息。
当然,人文气息它也会直给。
西安熙攘的街市,钟楼的车水马龙;
武汉东湖的浮光掠影,夜晚江城畔的灯火交辉。
节目展现每一座城市的气质,从不用肤浅的角度。
很多人爱惨了的武汉篇的开头,就是生动的诠释:
一个小男孩行走在斑马线上,乍一看,是白钟元。
定睛一看,咦?是个小胖男孩,只是穿着举止跟白钟元一模一样。
最后,套娃二人组拿起湖北特产菱角,举在嘴唇上。
可爱的大胡子。
活力、清新又微微俏皮的城市气质,就 在糅杂在这里了。
白钟元离开武汉时说“还要再来一次“。
这档美食节目,对观众来说,不也是应该“再来一季“吗?!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gzkyz.com.cn/article/97942.html
综艺物语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Copyright 2005-2020 www.gzkyz.com.cn 【可可情感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010517号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