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8-07 21:37:42作者:求真实验室图片:未知人气:+
最近这两年,关于室内甲醛超标而引发白血病的新闻层出不穷。
从罗一笑到租自如房的阿里员工,再到今年315曝光的奥迪车主患白血病的新闻。一时之间,几乎人人谈醛色变。
根据 2017 年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城市新居室内的甲醛浓度在 0.18 mg/m³,超出了卫生部公布的国家标准(0.10 mg/m³)。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新装住宅空气质量抽检甲醛平均超标率达 70%至 80% 。可以说甲醛超标在中国家庭是很普遍的情况,尤其是刚装修的房子里。
求真君之前也科普不少,甲醛是毒性较高的物质,已有研究表明,长期生活在甲醛超标的环境下,可能会引起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的疾病,也会对免疫系统造成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甲醛是属于一类致癌物。
全国每年因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数已达 11.1 万,平均每天大约死亡 304 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由装修污染导致的,想想家里的环境还是个隐形杀手真是不寒而栗。
为何甲醛问题如此严重?因为装修的油漆,家具粘合的胶水,甚至身上穿的衣服都可能含有甲醛。但不少人对甲醛还存在认知的误区。比如:
根据研究表明,甲醛的释放期可达 15 年之久,这和你的装修用料,家具的品质密切相关。
有研究表明,室内温度、湿度、通风等也都会影响甲醛散发,甲醛在 19 °C 时便开始从家具和板材里游离出来, 温度每提高 8 °C,空气中的甲醛浓度将提高一倍;湿度每增加 12%,甲醛释放量增加 15% 左右。
现在逐渐进入冬天,气温降低,甲醛释放减缓,但并不代表甲醛危害排除。等气温回升时,甲醛还是会大张旗鼓,给住户带来危害。
所以说新房子通风是有必要的,但不能以为通风了闻不到气味就觉得放心了,即使用了 10 年的家具,闻不到气味都还可能在散发甲醛。
现在很多家具或者装修材料都会宣称自己无甲醛,但这个“无甲醛”是在相关规定的材料单位体积甲醛含量达标,并不代表实际所用的材料重量能保证甲醛达标。
举个例子,之前求真君也报道了《大牌家具被爆甲醛超标 消费者如何自救》中,某消费者拿着欧派家具的一块木板去检测,发现甲醛含量达标,但并不能说明整个家具是合格的。因为实际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家里只有一块木板,家具产品中板材的叠加使用,会造成有害物质的积蓄现象,板材使用量越大,积蓄效应也会越大。顺便说,小房子里拥挤的家具更易造成甲醛超标。
很多人会在家养植物来吸收甲醛,如吊兰、龙舌兰、常春藤等,这些绿植的确有一定的吸收作用,但净化能力十分微弱,而且吸饱了也不会再吸。除非家里种满绿植,否则靠绿植净化甲醛是杯水车薪。
选用合格的环保材料
在选购建材时,尽量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污染少的装修材料和室内装饰,这是降低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的有效措施。
避免污染的叠加效应
之所以出现使用达标建材甲醛仍超标的问题,关键在于材料的使用量过多,产生污染的叠加。例如喜欢在墙上贴上各色墙布、墙纸,但其实这很容易造成甲醛超标。
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刚装修完污染物含量都会比较高,一定要注意多开窗、让空气对流,以便室内有害气体的散发和排出。
精心挑选除醛能手
绿色植物呼吸能力相当有限,通常是微克(百万分之一克)级别,除非让家变成热带雨林,否则除醛效果有限。而用活性炭包要注意吸附饱和问题,吸饱甲醛的活性炭不仅不会再吸附,还会放毒气。所以求真君建议,对于不便开窗通风的家庭,最好能选择安装新风系统或者空气净化器来加强空气的流通和甲醛的去除。
但有人要说:新风系统安装太麻烦了,租房族更加不会考虑,那选择甲醛净化能力强的空气净化器是不错的选择!
▲京东详情页
首先要看净化能力——甲醛 CADR 值。数值越高,净化速度越快。
CADR表示空气净化器的净化能力,当然是数值越高越好,也可以根据家居面积选择≈(0.07~0,12)x CADR,如图中这款 200 立方米/h 的CADR折算可以适用 14 ~ 24 平方米的房屋空气清洁。
第二看净化持久力——CCM 值。数值越高,净化越持久。
因为甲醛的挥发周期非常长,需要长期开启净化器工作吸醛。CCM 值高也体现出产品滤芯的使用寿命长,滤芯用料足。一般按等级算,F4 是最高级。
室内甲醛问题,关乎身体健康,不可小视,更不可忽视。不管是新房入住,还是个人租房,都要重视甲醛安全问题。除了平时开窗透气,也需要对房间内的空气质量有更深的了解。如果发现甲醛超标,应及时治理,防止对家人造成更大伤害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gzkyz.com.cn/article/79459.html
求真实验室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Copyright 2005-2020 www.gzkyz.com.cn 【可可情感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010517号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