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6-24 11:49:41作者:四木读史图片:未知人气:+
随着《大明风华》的播出,宣宗孙皇后,孙若微出现在很多人的视野中。在这部电视剧中,她的完好形象甚至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但是,历史上真实的孙若微,工于心计,不顾大局,却开创了明朝的三个先河。
宣宗皇后孙氏,是山东邹平人,她的父亲孙忠是永城县主簿。宣宗的外祖母彭城伯夫人是永城人,与孙家来往密切。她见孙氏不仅美丽,而且聪慧,十分喜爱。后来,明成祖朱棣为孙子选妃,彭城伯夫人就将孙氏带入宫内。
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成祖册封山东济宁人胡氏为皇太孙妃,孙氏被封为皇太孙嫔。洪熙元年(1425年)朱瞻基即位,册立胡氏为皇后,孙氏为皇贵妃。接下来,她开创的三个历史先河一一上演。
虽然孙氏成了皇贵妃,但是她并不满足,毕竟皇贵妃比皇后差了一等,她处心积虑地企图压倒胡皇后,登上皇后的宝座。
孙若微剧照
当时,明宣宗朱瞻基刚刚登基不久,正值盛年,颇好游乐之事。面对这种状况,一向知书达理的胡皇后常常对其加以规劝,所谓"车架颇事游幸,亦间微行,后往往规讽。"
结果,可想而知,胡皇后的正常之举,不仅没有使得宣宗改弦易张,反而适得其反,引起宣宗的不满和厌烦,"上稍厌后"。
而皇贵妃孙氏对此则心知肚明,她虽然看到宣宗的一些失德之事,但是却从不规劝,总是顺着宣宗的意愿,做宣宗喜欢做的事情。久而久之,宣宗对她更加宠爱有加,而对胡皇后更加疏远。
接着,为了达到与胡皇后平起平坐的目的,孙氏就鼓动宣宗,请求皇太后张氏破例赐予她金宝。按照明朝制度,为了显示皇后和皇贵妃在地位上的差异,只有皇后既有金册又有金宝,而皇贵妃则只有金册,没有金宝。
张太后虽有些不情愿,但碍于宣宗的一再要求, 也只得勉强答应。身为皇贵妃的孙氏遂被授予金宝。这在明朝是破天荒的第一次,明史称"贵妃有宝自此始"。
得到金宝之后,孙氏依然不满足,毕竟欲望很难控制,这也能理解,毕竟她在皇帝身边越来越红,而胡皇后在皇帝身边越来越凉。于是,孙氏渐渐滋生了对后位的觊觎之心。
朱瞻基剧照
当时,胡皇后身体不好,多年不育。孙皇后虽然身体好,但是也没有生下皇子,为了达到废除胡后,成就自己的目的,孙氏竟然与宫中的宦官、侍女使出杀手锏,"阴取宫人子为己子"。
孙氏抢先在胡后之前,"生"下了皇长子朱祁镇。虽然有人怀疑朱祁镇并非孙氏所生,但是孙氏这事做得十分周全,再加上宣宗的不予追究,最终,此事不了了之。
孙氏有了皇子之后, 这就使得本来就十分宠爱她的宣宗废胡后,立孙氏为后的决心更为坚定。他最终说服了张太后, 采用了大学士杨士奇的设法使胡皇后主动退位的建议, 于宣德三年 (1428年)三月, 正式废皇后胡氏, 改立贵妃孙氏为皇后。
胡皇后体弱多病, 但颇知大体,能履行辅佐皇帝的职责,是位贤良的皇后。她无过被废,"天下闻而怜之"。甚至宣宗本人后来也对此事充满了后悔,,尝自解曰:"此朕少年事。"
明朝自开国以来,明太祖和明成祖只有一位皇后,仁宗亦然,但是宣宗废除了胡皇后,也就开创了明朝废后的先例。此举虽然貌似宣宗所为,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是孙氏的背后"操纵"。
后代皇帝效法宣宗,以个人好恶,动辄废后,如景帝废王后, 宪宗废吴后, 世宗废张后等。
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成为了瓦刺的筹码,使得明军在与瓦刺的较量中顾虑重重。从当时的情况下看,明朝应该尽快立朱祁钰为帝。但是,孙太后却从维护英宗和她本人的利益出发,没有大局观念,竭力阻挠立朱祁钰当皇帝。
明英宗剧照
幸运的是,以兵部尚书于谦为首的众多大臣,及时洞悉了孙太后这种做法的危害性,克服重重困难,终于立朱祁钰为帝,从而使得明朝与瓦刺的战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但是,孙太后之前先立太子的策略,又为日后景泰易储和"夺门"埋下祸根。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六日深夜,各怀野心的石亨、徐有贞和曹吉祥发动了"夺门之变"。在此政变之前,孙太后就颁懿旨称:
天子疾大渐,殆兴,天位久虚。上皇居南内于今八年,圣德无亏,天意犹在。以奸臣擅谋,闭而不闻,欲迎立藩王以承大统,将不利于国家。亨等其率兵以迎。
这就为石亨等出于个人和小集团的私利而发动的武装政变,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不仅如此,孙太后还指使自己的两个弟弟带领家人和兵丁数十人,直接参加了夺门行动。
对于孙太后在政变中的作用, 尚宝卿钱溥和兵部尚书陈汝言在奏文中曾这样说:"复辟时非太后有诏, 谁敢提兵入禁门者!"英宗复辟后,对孙太后大加赞扬:
朕惟母后恩深,无以为报。况朕居南宫七年,危疑之际实赖保护。今又定策禁中俾朕复位。
天顺二年 (1458年)正月,他突破明朝祖制的限制,为孙太后上徽号 "圣烈慈寿皇太后"。史称:"明兴,宫闱徽号亦自此始。"
这就是历史上真实的孙若微:工于心计得到了金宝,继而得到了后位;不顾大局,在生前得到了徽号。
不清楚历史的时候想读历史,读完历史发现它竟然让人如此无奈。那么,除了一声叹息,四木还能说什么呢?
(本为一家之言,四木抛砖,无他,只为引玉耳!)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gzkyz.com.cn/article/51676.html
四木读史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Copyright 2005-2020 www.gzkyz.com.cn 【可可情感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010517号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