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6-16 14:13:14作者:十点读书图片:未知人气:+
文 | 问心浅笑 · 主播 | 雅萱
来源:砍柴文苑(ID:kanchaishuyuan)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再别康桥》
1931年,一架从南京飞往北平的飞机,因遇漫天大雾而在济南触山坠毁。
那个曾在雨中等彩虹、冲破束缚追求自由、抛弃博士学位去英国拜罗素为师的浪漫诗人徐志摩,不幸罹难,年仅34岁。
蔡元培为他特意写出这样的挽联:“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
林徽因写悼念文章说:“志摩的最动人的特点,是他那不可信的纯净的天真,对他的理想的愚诚,对艺术欣赏的认真,体会情感的切实,全是难能可贵到极点。”
就连讽刺过他的鲁迅也剪下了当时的报纸。
有人说,徐志摩拥有着纯真赤诚、自由洒脱的灵魂,活出了真自我,一生的内心和行为都在追求“爱”、“自由”和“美”,浪漫地生,浪漫地死。
的确如此,徐志摩的一生,就如林语堂所说,他整个的人永远活在他文字里。
而他的爱情故事,更是让人可歌可叹。
当卑微遇上偏见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站在现在的角度来说,徐志摩是典型的富二代。
1897年,他出生在浙江海宁硖石镇一个富商之家,他的父亲徐申如特别会做生意,在江浙沪金融界和实业界相当有地位,被人称为“浙江的张謇”。
但纵是被家人百般宠爱的他,也没有避开包办婚姻。面对这样的婚姻,鲁迅选择了供起“母亲的礼物”,胡适选择了用爱化解“外在的不般配”,而徐志摩选择了把所有的冷漠和残忍赐给原配妻子张幼仪。
1913年,张幼仪的哥哥张嘉璈在杭州中学见到了还在念书的徐志摩,便去徐家为自己的妹妹提了亲。
一年后,徐志摩和张幼仪才知道自己的婚事,而徐志摩在见到张幼仪的照片时,嘴角一撇说:“乡下土包子。”
从此,偏见便根深蒂固,徐志摩当张幼仪是封建礼教给自己的包袱,是自己那颗自由之心的枷锁。
为了自由,徐志摩不惜在婚礼上选择逃婚。
其实,对于张幼仪来说,这段婚姻又何尝不是强塞给她的,本在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学院里成绩优异的她,没有毕业就被家人接回家,从此多了一个冷漠的丈夫,这更是对张幼仪梦想的惊扰。
1918年,有了孩子的徐志摩终于被允许去留学,21岁的他只身去了美国,那个时候,他的生命里还没有诗歌,英国的哲学家罗素唤醒了徐志摩被压抑的天性。
1920年,徐志摩放弃了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计划,来到英国,只为跟着被称为“20世纪的伏尔泰”的罗素。
徐志摩的这一举动,震惊了徐申如,他原本是打算让学成归来的徐志摩,借助张幼仪娘家的势力走上仕途,从此大展宏图,却没有想到儿子成了一匹脱缰的野马。
再三考虑后,徐申如决定送张幼仪出国伴读,以让儿子的行为有个牵绊。
作为“牵绊”一样存在的张幼仪,更让向往自由的徐志摩讨厌了。他用漠视在两个人之间竖起了一道墙,无论张幼仪多努力,都入不了他的眼,敲不开他的心门。
张幼仪用心做的菜,徐志摩不说好也不说坏;张幼仪还未开口说出的话,都被徐志摩一句“你懂什么”撞得支离破碎;张幼仪的心伤了又伤,她甚至做好了接纳“二太太”的准备。
在这段婚姻,徐志摩把自己对张幼仪的讨厌表现得淋淋尽致,张幼仪则选择了一退再退。
徐志摩说:“爱情是我甘愿为之献身的宗教。”
他如同大观园中“贾宝玉”一样,一心只想找到心意相通的“林黛玉”,却从来没有想过,“薛宝钗”一样的张幼仪,才会让他的浪漫落地,生根发芽,永存于世。
当激情遇到冷静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1921年,徐志摩认识了同样在英国读书的林徽因,林徽因的身上,既有中国女子含蓄的魅力,也有西方女子独立的气质,还有那多情的文字,都让徐志摩着迷不已。
徐志摩第一次感觉到了女人的魅力和爱情的力量,他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心中的“白月光”,他忘记了自己已经是人夫和人父,热烈地追求起了林徽因。
可是会写出“你是我人间四月天”的林徽因并不是一个会被爱情冲昏头脑的人,面对徐志摩疯狂地追求,林徽因冷静地说:“你在中国的老家是有老婆的,我怎么能跟一个有妇之夫恋爱甚至结婚呢?”
为了更好的追求林徽因,徐志摩用尽了各种冷漠的方式,只为逼迫张幼仪离婚。
他让张幼仪去打胎,听到张幼仪说“打胎会死人”后,居然冷酷地说:“坐火车还会死人,你就不坐了?”
离婚未遂的徐志摩更是把怀孕的张幼仪仍在异国他乡,任她在深渊边上独自挣扎。
可徐志摩到底小看了张幼仪,那在烈火上炙烤过的灵魂得到复苏后,会发出让人不能直视的光芒。
张幼仪不再忍让,她同意了离婚。
1922年秋,徐志摩的一首《笑解烦恼结——送幼仪》和他的《徐志摩离婚通告》一起刊出,他终于成了中国离婚第一人。
“真生命自奋斗自求得来,真幸福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恋爱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
徐志摩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追求林徽因了,可他没有想到自己对张幼仪的态度为这位冷静睿智的女子敲响了警钟。
林徽因对自己的父亲林长民说:“徐志摩的爱是如此的热烈如此的不顾一切,面对离婚都可以这样的轻描淡写,那他以后会不会遇到同样让他不顾一切的事情呢?”
无疑,林徽因是懂徐志摩的,这样的男人,爱你的时候可以对你非常好,一旦没有感情了,或者出现另一个让他爱的女孩,那她就会成为第二个“张幼仪”。
林徽因更了解自己。虽然两人相恋互相写了很多信,徐志摩也为林徽因写了很多情诗,康桥的柔波里,也留下了他们你侬我侬的情意。
但生性浪漫的林徽因,无比清楚的知道什么样的男人才是适合和自己共度一生的。
对于林徽因来说,徐志摩是浪漫的诗人、多情的恋人,却不会是一个好丈夫。
所以,林徽因没有选择爱情至上的徐志摩,而是嫁给了门当户对的梁思成。
事实证明,林徽因的选择是正确的,梁思成在婚后,把一生的爱都给了林徽因。哪怕后来的林徽因缠绵病榻,梁思成也不离不弃。
林徽因说:“徐志摩爱的不是我,而是用自己浪漫情怀想象出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林徽因就像是大观园里的“探春”,明白生活的残酷,清楚知道裹着生活烟火气的爱,才是最实在的爱。这是“宝玉”一样的徐志摩,给不了的。
当浪漫与浪漫碰撞
“没有女人,哪有生活,没有生活,到哪里寻找诗、寻找美?我生来就爱美,美在哪里,在自然,自然中最美的是什么,是女人!女人是上帝最得意的作品。”
如林徽因所料,离婚后的徐志摩在1922年回北京后,对好友的妻子陆小曼展开了疯狂地追逐。
徐志摩这样形容陆小曼:“她一双眼睛也在说话,睛光里荡起,心泉的秘密。”
陆小曼的舞姿吸引着徐志摩,陆小曼的灵魂打动着徐志摩,而陆小曼的生活也因徐志摩的出现被点亮,打破了一直以来索然无味的婚姻生活。
徐志摩本就是不慕虚名、只恋风月的人,从不惧流言碎语的他碰到更加肆无忌惮的陆小曼,两个人上演了一场不顾伦理的风花雪月。
陆小曼是有丈夫的人,他的丈夫还是徐志摩的朋友;徐志摩的家人也不接受陆小曼,认为这样一个漂亮的女人对自己家里是无用的,况且是一个婚内出轨的女人。
可是徐志摩像当初和张幼仪离婚一样,冲破一切阻碍,不顾纲常伦理,也要达成心愿。陆小曼呢,才子热烈的爱也燃烧着她,为了和徐志摩在一起,她不惜打掉自己肚子里的孩子,哪怕终身不孕。
“你们两人都是过来人,离过婚又重新结婚,都是用情不专。以后痛自悔悟,重新做人!愿你们这次是最后一次结婚!”
1926年10月3日,徐志摩在北京的北海公园举办了一场轰动当时的婚礼,在证婚人梁启超说出“前无古人”的特殊证婚词后之后,徐志摩终于掀开了陆小曼的红盖头。
只是两人的生活就像是大观园中的“宝玉”和“黛玉”,在骨子里都是需要人照顾的孩子,并不适合满是这人间烟火气的婚姻生活。
婚后的陆小曼依然爱着十里洋场、歌舞升平。她出门要有专车接送,看戏要有排场,还要吸食鸦片。这样的名媛花销,在没有徐家金钱供给的情况下,徐志摩感到万分吃力。
就像是一场轮回,曾对张幼仪说“坐火车会死人,难道就不坐”了的徐志摩,为了节约开支,出行都在乘坐较无保证的邮政飞机。
也许是徐志摩随着年龄的增长,懂得了如何在围城中生活,也许是因为陆小曼是自己争取来的结果。徐志摩把自己的柔情都留给了陆小曼。
为了博妻子一笑,徐志摩只能四处兼职,最多的时候,曾同时兼职五份差事。当时一个普通人一年挣五块大洋,而徐志摩一年就能挣几百大洋,可即使这样还是养不起陆小曼奢侈的生活。
他高价请来山水画家贺天健做陆小曼的老师,他想方设法为陆小曼寻觅美食,他心甘情愿地为陆小曼收拾欠下的债务,热爱自由的他还会事无巨细地向陆小曼回报自己的行踪。
甚至在徐志摩出事的那天,还在心心念念想着,要哄着、劝着、骗着,教自己的妻子成为自己的同路人。
可是天生懒散的陆小曼并不愿意为徐志摩改变,她从不怎么看徐志摩的诗,更因为身边有大献殷勤的翁端午,对徐志摩保持着不温不火的态度。
直到徐志摩出事,陆小曼才幡然醒悟,在《哭摩》中写到“我一定做一个你一直希望我能成的一种人”。
只可惜,徐志摩再也看不到了。命运就是这般不近人情,如果当初他把这份用心放在张幼仪的身上,张幼仪定会还给他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
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张幼仪在离婚后给徐志摩说:“你去给自己找个更好的太太吧。”
谁才是更好的太太,大概只有徐志摩心中知晓吧!
我们总是以为自己灵魂的另一半在远方,却忘记了眼前的诗也是诗。
我们总以为自己的生活充满了苟且和束缚,却忘记了带有烟火气的爱,才是最好的爱。
搜索“张幼仪传”离线免费听
-背景音乐-
《Under The Sun》
《Got To Be A Way》
-作者-
问心浅笑,一个爱笑的女孩,缓慢而不后退地写作着。本文转载自砍柴文苑(ID:kanchaishuyuan)阅读和写作是一种力量,不限于表达自我,也不止于赚钱养家。十点读书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作者。
雅萱,十点读书签约主播。寄语:我来自甘肃天水,作为一名广播电视微波传输工程师,很高兴在十点读书遇见美好的各位!感谢各位的聆听和鼓励!愿我的声音可以温暖你。欢迎下载十点读书App,搜索“雅萱”关注主播十点号,收听雅萱为你朗读的专属美文。
10天陪你读完《安娜·卡列尼娜》
幸与不幸,从何而来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gzkyz.com.cn/article/48079.html
十点读书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Copyright 2005-2020 www.gzkyz.com.cn 【可可情感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010517号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