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情感网 > 情感生活 > 文章详情

跟风什么意思(跟风行为是适应社会的必然选择)

日期:2021-06-02 16:33:25作者:第一心理图片:未知人气:+

我们常说的“跟风”一词,通常带有贬义,指的是盲目跟从他人,没有主见。

很多时候,人们盲目跟风都是基于“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心理,这是一种危机意识,有的人跟风是为了避免更大的危机,而有的人却是想以此牟利,满足其个人私欲,

那么有没有思考过,跟风行为的背后,是否有着更为普遍的心理机制?

社会心理学中,这种现象其实被称为“从众(conformity)”,下面将以这类心理现象为切入点,为大家介绍这类行为对生活的影响。

从众对生活的影响

从众指的是个体的思想与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者隐含的压力,被引导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在社会心理学中,我们主要研究的是个体在受到社会影响后的变化,因此在从众现象中,我们的切入点在于个体。

从众不仅包含行为的跟从,也包括思想的跟从,比如,当你看到某家店铺门口排起长队,而另一家门可罗雀,你便会更加倾向于前者,这是行为方面的从众。

此外,如果你身边的所有朋友都赞同金钱至上,你的思想也不得不向他们妥协,这是思想的从众。

当然,思想和行为的从众通常无法完全区分开来,但我们必须明白社会对于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就连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或许都不是完全受自己控制。

不妨回忆一下我们自己的从众行为,当你走在街上,你发现很多人突然盯着某个方向看,你是不是也会不由自主地转移视线?

在从众行为中,我们作为个体,跟从的对象只能是群体,即多数人,这是为何?你可以认为“多数人”具有更加强大的说服力,也可以将其视为生物的群居本能。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生存于社会中,总会寻找一定的参照物为自己的行为定向,比起某一个体的行为,群体对我们造成的影响明显要大得多。

这些都是群体施加给个体的隐含的压力,那么直接压力又是哪些?

当你正在参与公司会议,老板要求所有员工针对某项提议举手表决,你如何选择?这就是一种直接压力,当所有人把目光投向你的时候,我想你没办法做到平心静气,于是你还是选择了随大流。

在从众行为中,压力可以是隐含的,也可能是直接的。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即使没有确切的说明,我们也能感知到情境的变化和情况,从而作出跟随群体的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往往认为只有当自己在空间上身处于某一群体中,才会产生从众行为,但研究发现,即使此时此刻你是一个人,也会受到他人的影响。

例如,深夜时分,你仍感到精力充沛,想要放首嗨歌宣泄一番,但你知道你不能将音响开到最大声,因为其他居民已经睡觉,你不能允许自己吵到他们。

亦或是你与身边其他任何人都没有交集,你专注做自己的事情。例如在地铁上,但你知道你不能做出格的事情,因为别人随时都有可能注意到你。

可见,群体对于个体的影响无处不在,哪怕你一个人,哪怕你没有身处特定群体,你依然会受到他人影响。

中国有句古话:枪打出头鸟。我们从小到大也都被教育要低调做人,这样的社会文化使得中国人更加容易从众。

细化研究表明,美利坚普遍崇尚个人主义,美国人民的从众行为明显少于中国人,这再次印证了社会文化对于从众心理的作用。

在中国这样一个集体主义的社会,想要坚持自己的观点,遵从自己选择的道路,势必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做支撑,那么大部分普通人都会选择跟从群体,以此减少自己的焦虑感。

心理学上认为,从众就是一种适应社会环境的心理机制,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人们当然可以一意孤行,但有时候迫于压力,例如为了给别人留下好印象,或是让自己显得不那么“出众”,就不可避免地放弃自己原本的想法。

关于从众这一社会行为,相信不少人都抱着一种排斥心理,如同“跟风”一般,在许多人眼里,从众就是没主见,只知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但实际上,从众也有好处。

我们既然生长于特定的社会文化里,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深刻的影响,没有谁能够从小到大刻意避免生活环境对自己的影响。这种影响使得我们与他人契合,也使得我们的价值观符合主流文化,这对于我们的人际关系有着莫大的意义。

试想,你身边的所有人都认为助人为乐是一种值得推崇的价值观,可你却坚持功利主义思想,如果没有可见的报酬,你便拒绝任何对他人的帮助。

这样的性格显然难以得到他人的承认,如果你拒绝在所有方面从众,你将在社会上寸步难行,这便是从众能够适应社会的积极意义。

网络上的从众现象

对于那些常年混迹于各大社区论坛的资深网民来说,网上的从众现象可谓是五花八门。最经典的一类常出现于观点类帖子下面,一旦某类观点占据了主导地位,其他持相反观点的网友便不敢多言。

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方,他们的行为都属于从众,都是一种跟随群体的行为。试想,如果热门评论区全都是赞同、支持类的言论,你还敢去唱反调吗?如果你这样做了,等待你的势必是一场单方面的攻击。

在这样的评论区背景下,逐渐衍生出一种“带节奏”的行为,只要某些人想要达成某种舆论目的,便会雇佣大量“水军”发布符合其目的的言论,有可能是为了净化评论区,也可能是为了群体的竞争。总之,这一切都让广大网友在评论前变得谨慎起来。

在各大购物网站或是外卖平台上,“刷单”、“刷好评”的现象屡见不鲜,商家们为了营造出自家生意火爆、产品质量好的氛围,不惜花费重金雇佣刷单人群。

站在买家的角度思考,想要买到好货,那么第一选择当然是那些销量高、好评多的店铺,这种思想正好让自己落入商家的陷阱。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这种选择其也是一种从众心理,而商家的行为与生活中那些花钱找人排队从而吸引更多顾客是一样的。

当然,对于那些资深买家来说,好评和销量并不能作为衡量产品性价比的唯二标准,他们还会关注店铺的三大评分、差评数以及买家们的回答,总之,这些人有更多的经验,比较能够抵抗商家的从众圈套。

从众无处不在,我们不可避免会受到他人影响,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便是学会思考并分辨从众的陷阱。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牟取钱财,在适当的时机坚持自己的观点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技能。

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从众现象

大家每天上下班途中应该能够看到这样一幕场景,斑马线前红灯亮起,所有人都停下脚步,但只要有人带头闯红灯,那么其他人大概率也会跟从。

有时候,这是因为马路和斑马线的信号灯存在时间差,人们为了节省一点时间便开始动身。但有时候,一些人故意闯红灯,其他低头看手机的人以为绿灯已亮便开始动身,此时便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这样的从众基于人们以往的经验,即只要有人开始动身,那么就一定是绿灯亮了,殊不知这种从众行为有时候会让你丢了小命。

这给人们提了一个醒,过马路的时候一定要振作精神,用自己的双眼分辨信号灯,红绿灯前沉迷手机是非常不可取的行为。

在从众的概念中,我们提到过一个词,即“压力”,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从众行为确实与压力密切相关。

比如,当老板在群里发送一则通知,如果没有人回复“收到”,那么其他人也大概率不会回复,但只要有人带头,其他人便很可能跟从,并且跟从的人越多,剩下的人压力越大,这与社会作用力理论的观点是一致的。

总之,很多从众行为都是迫于无奈,但不管如何,从众始终都是一种适应社会的行为,但它也可能会带来危险,人们必须保持警惕。

看完本篇文章,相信大家对“跟风”都有了不一样的见解。在社会心理学中,从众属于“社会影响(social influence)”这一研究领域,除去了从众,依从(compliance)和服从(obey)也是非常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它们三者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gzkyz.com.cn/article/42884.html

第一心理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
私聊 +关注

手机版 | XML地图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2020 www.gzkyz.com.cn 【可可情感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010517号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