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27 11:55:37作者:谈艺录图片:未知人气:+
先行奉上标题中问题的答案:(1)关于“橘子”为什么又写成“桔子”,详见“吉”字字条第4项;(2)《论语》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周”的意思是亲密,见周字字条第2项。无兴趣内容可快速忽略。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是第172课,讲《说文解字》“口”部汉字中的三个汉字,分别是:啻、吉、周。详情如下:
啻。有两个读音:
(一)chì。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啻,语时,不帝也。从口,帝声。一曰:啻,諟也。”形声字,本义用作副词。但;只;仅。常用在表示疑问或否定的字后,组成“不啻”、“匪啻”、“何啻”、“奚啻”等词,在句中起连接或比况作用。所以许慎说它是“语时(词)”。比如《书.多士》有:“尔不克敬,尔不啻不有尔土,予亦致天之罚于尔躬。”孔传给解释:“不但不得还本土而已,我亦致天罚于汝身。”这句话的大意是:你们假如不能恭敬谨慎,你们不但不能保有你们的土地,我也将会把老天的惩罚加到你们身上。(《多士》是周公初往新都洛邑,用成王的命令告诫殷商的旧臣的一篇文告。)
(周成王像)
许慎给的第二个解释是“諟也。”意思是是;理。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言部》有:“諟,理也。没有找到典籍中的应用实例,暂不举例。
本应之外,啻还有一义:余。出自《集韵.寘韵》:“啻,余也。”亦无实例可考。
(二)dì。读这个音时有两个意思:(1)高声。《集韵.霁韵》称:“啻,高声。”(2)审谛。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口部》:“啻,亦用为审谛。”此两义均只见于辞书,典籍中未见实例。因不常用,此读音渐渐淡出实用,很多词典已不收录。
啻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啻字的小篆写法)
吉。读jí。《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吉,善也。从士、口。”吉字是会意字,所以要考察字形,看它的字形演变:
(吉字的字形演变)
吉字文字学界普遍认为它是象形字,但是甲骨文里的字字形究竟象什么,专家们有争论:
关于上边那个像箭头似的图形,郭沫若认为象牡器(雄性生殖器);于省吾认为象句形(兵器剑),吴其昌(梁启超和王国维的学生)认为象一斧一碪,陈英杰认为象玉圭之形(李学勤《字源》);一直没有定论。只能存疑。吉字所从之“口”,依照吴其昌的说法,象形碪,就是“砧”具体可以参考“古”字字形的象形盾牌,盾牌具有坚固的特点,所以,一般认为吉的本义就是坚实。我们通常说的“吉金”用的也是竖实这一本义,解为“善金”就不准确。
许慎认为吉的本义是善;吉祥。比如《诗经.召南.摽有梅》:“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毛传》称“吉,善也。”大致的意思就是:追求我吧年青人,趁着吉日来迎娶。再比如《天问》:“何乞彼小臣,而吉妃是得?”王逸注说:“言汤东巡狩,从有莘氏乞匄伊尹,因得吉善之妃,以为内辅也。”这里的“小臣”在商代是官名,职位很高,(于省吾认为等同于后来的“大臣”,但屈原在这里用小臣,很可能是因为伊尹做过“庖宰”之类的工作)。这一句是战国时的传说:成汤东巡,访得伊尹贤名,三次派人往聘,但有莘国国君不允。后来,成汤改求娶有莘国君的女儿为妻,有莘氏把伊尹作为陪嫁送给了汤。这里的吉,相当于美好,美丽的意思。为什么想要那小臣,却得到个美丽的妃子?
(美丽的商汤王妃)
吉还有很多用法,举常用的说说:(1)阴历的每月初一。或称“初吉”。比如《诗经.小雅.小明》:“二月初吉,载离寒暑。”《毛传》称:“初吉,朔日也。”(我)二月初一离开,至今已是寒来暑往。杜甫诗《北征》也有“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八月初一的意思;
(战乱中的杜甫)
(2)古代祭祀鬼神的礼仪。为五礼(吉、凶、宾、军、嘉)之一。比如《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吉礼事帮国之鬼神示。”
(3)行。《广雅.释诂一》:“吉,行也。”王念孙《广雅疏证》称:“吉为行得,吉当为<彳+吉>。实际上应当就是它的通假。
(4)橘树;橘子。后来写作“桔”。李调元《卍斋璅录》卷四中记载:“《易林》:‘三人求吉,反得大栗。’东坡有《黄甘陆吉传》,皆借‘吉’为‘橘’。今蜀音犹然,粤东呼橘皆曰吉。写‘橘’为‘桔’,本此。”这实际上是我们平常说的橘写作桔的最初原因。淮南、淮北一说固然不靠谱,桔为橘的简化字更不对(1977年简化字方案草案认为桔是橘的简化字,到1986年废止。),或者认为桔和橘不是同一物的说法,也不对。最正确的原因就是“吉”本身就有橘子的意思,所以后人造了“桔”字代替橘。
(橘子)
(5)古州名。隋代所置,位置在现在的江西省吉安市。
(6)吉林省的简称,东北三省之一。
此外,吉还是姓,《集韵》有记载。
吉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吉字的小篆写法)
周。读zhōu。现代汉语常用字。《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周,密也。从用、口。”不是形声字,先考察字形,周的字形演变如图:
(周的字形演变)
一般认为,周是象形字,但构形不明(《字源》)。有学者认为字像方格纵横、刻画文采之形,为“彫”(雕刻的雕)之初文;有的学者认为像界划分明之农田,其中小点像禾稼之形。但许慎都不认可,所以《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密也。”就是周匝、周密。但似乎都不具备说服力。甲骨文中的“周”,有三个用法,用为方国名,即周国;姬周(与前一义并不同);妇周,人名。
既然象形不明,解析本义只好先按许慎的说法来,周的本义就是周密、谨严。比如《左传.昭公四年》:“其藏之也周,其用之也遍。”杜预注说:“周,密也。”它的收藏周密,它的使用普遍。再比如《管子.九守.主周》:“人主不可不周”尹知章注称:“周,谓谨密也。”
本义之外,周的用法有很多,举常用的说说:(1)紧密;牢固。这是引申义出来的意思,比如《左传.哀公十二年》:“盟所以周信也。”杜预注称:“周,密致也。”盟誓,是用来巩固信用的。
(2)亲密。比如《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何晏注:“孔(安国)谫:‘忠信为周,阿党为比。’”君子之间忠信亲密但不结党,小人之间结党但并不亲密忠信。儒家所说的小人,不是某个社会阶层,而是与君子对立的一种道德行为。
(孔子讲学图)
(3)和调;适合。《广雅.释诂四》:“周,调也。”比如《离骚》:“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王逸注说:“周,合也。”虽然不能投合今人的趣味,我只愿依从古代的彭咸!
(屈原像)
(4)至;极端的。《广雅.释诂一》:“周,至也。”比如《诗经.小雅.鹿鸣》:“人之好我,示我周行。”《毛传》称:“周,至。”孔颖达疏称:“示我以先王至美之道也。”诸位宾朋喜爱我,教我以先王至美之道。
(5)遍;普遍。《广雅.释诂二》:“周,遍也。”比如《易.系辞上》:“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
(6)完备。《广韵.尤韵》:“周,备也。”比如《左传.文公三年》:“君子是以知秦穆公之为君也,举人之周也,与人之壹也。”杜预注说:“周,备也。”大意是:君子因此知道,秦穆公作为国君,提拔人才考虑全面,任用人才专一无二。
(秦穆公像)
(7)终;到底。比如《左传.昭公二十年》:“子行事乎,吾将死之,以周事子。”杜预注称:“周,犹终竟也。”孔颖达疏:“终不泄子言,是终事子。”大意是:您办您的事吧!我将为此而死,用保密来侍奉您。
(8)保全。比如骆宾王的《萤火赋》:“小智非周身之务。”保全自身意。
(9)环绕。《小尔雅.广言》:“周,币(匝)也。”比如《九歌.湘君》:“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王逸注称:“周,旋也。”鸟儿栖息在屋檐,江水围绕在阶前。
(湘君)
(10)时间名词。古时候称一年为一周。比如刘禹锡《请朝觐表》:“只奉朝谒,时才二周。”才二年。现代汉语,一周指七天,即一个星期。比如,周末、周报表、周刊。
(11)旁。比如《诗经.唐风.有杕之杜》:“有杕之杜,生于道周”有棵杜梨,长在道旁。也有一说这里的周,是右的假借,因为上文有“有杕之杜,生于道左”。各凭理解,不强求。
(有杕之杜,生于道周)
(12)(经济上的)援助;救济。后来写用“賙”。比如《诗经.大雅.云汉》:“靡人不周。”《毛传》称:“周,救也。”郑玄笺称:“周,当作賙。王以诸臣因于食,人人賙给之,权救其急。”没有一人不愿周济。现代汉语里也有“周济”这个词。
(13)朝代名,历史上叫周的朝代有四个:<1>灭商后建立的周朝;<2>南北朝时期的北周,为隋所灭;<3>唐代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4>五代时郭威的后周,为宋所灭。不再一一细说,可以翻查历史。
此外,周还是姓氏,《通志》有载,周是常见姓氏。
周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周字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172,部分图片引自网络)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gzkyz.com.cn/article/39982.html
谈艺录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Copyright 2005-2020 www.gzkyz.com.cn 【可可情感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010517号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