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情感网 > 情感生活 > 文章详情

偏见的意思是(人们的偏见从何而来)

日期:2021-05-18 09:56:31作者:澎湃新闻图片:未知人气:+

澎湃问吧

鄙视链、地图炮、舒适圈、网络暴力……偏见往往与种族、经济、性别交织,形成形形色色的歧视。为何总是不经意地以瘦为美、以胖为耻?常说男性越老越是黄金单身汉,而女性则是明日黄花;北方人豪爽且大男子主义、南方人则狡诈小气精于算计?白人对黑人的种族主义为何始终是欧美社会拔不掉的一根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戈登·奥尔波特在《偏见的本质》一书中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偏见”这一由来已久问题的方方面面。本期问吧邀请《偏见的本质》译者凌晨一起聊聊偏见的诞生与消解,他本人是计算机工程博士,忠实的社会心理学爱好者。

“偏见”从何而来

亚热带季风:当今社会,“偏见”与“歧视”常常被滥用,什么才是偏见?

凌晨:偏见是一种基于错误且僵化的泛化观点而产生的反感。在没有足够依据的情况下就把人往坏处想。中国的成语中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比如“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穿凿附会”等都指出了我们常常将自己选择性的记忆,与传闻相混合,并对此进行了过度泛化。如此的过度泛化(overgeneralization) 也许是最常见的思考谬误,然而,这样的归纳却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人类过度泛化的倾向本具有进化意义。

我们所面对的信息如潮水般扑面而来,为了尽快适应生活的更迭,我们必须快速地为面前的新事物定性,孰善孰恶。由于我们无法对世间万物都有详尽的了解,并据此做出判断。于是,我们不得不依赖于这样粗略却广泛的预判(prejudgment)。奥尔波特(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偏见的本质》作者)指出,但凡一个人能够在足以推翻预先判断的依据面前,纠正自己原先错误的判断,就并非偏见的持有者。而那些在新知识的冲击下,依旧冥顽不化、固执己见的人所持有的预判,才会被称为是偏见。由此,预判与偏见的区别在于是否能够不带抵触地讨论、并纠正原先观点。奥尔波特借此进一步将偏见归纳为如下的定义:它能够被感觉到,也能够被表达出来;它可以是针对整个群体的,也可以是针对单独个体的;个体往往会因为作为群体一员而遭致偏见。

春天的熊熊:为何会有偏见?对某群体偏见是否能提高决策速度?

凌晨:偏见是在事实依据不足的情况下所作出的预判。奥尔波特指出,与事实依据相印证的分类标签往往会得到选择性的认可,而与分类标签相悖的事实依据则会遭遇大部分人的抵触。在面对互为矛盾的事实与分类时,坚持预判的心理机制即允许特例的出现。奥尔波特在书中给出的例子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种表达:“的确有些黑人也是好人, 但是......”或是“我有一些好朋友是犹太人,但是......”这种转折的句式所表达的前半部分语义似乎是一种消除敌意的机制,但是在通过剔除一些正面个例后,针对此类别之下其他事例的态度依旧是负面的。

简而言之,相悖的事实依据无法改变错误的泛化,人们虽然认可这一事实,但却在分类过程中将其排除在外,这也被称为“二次防御”。奥尔波特提及了一个有趣的例子:当一名对黑人持有强烈偏见的人,在面对有利于黑人的事实依据时,他往往会将婚姻问题作为挡箭牌与诡辩的理由。例如“你希望你的妹妹和黑人结婚吗?”一旦对方回答:“不”或在回答过程中产生犹豫,偏见的持有者就会说“看到了吧,黑人和我们生来不同,有些事对黑人来说就是不可能的,”或者“我就说吧,黑人本性难移,令人厌恶。”可以说,错误的分类并非造成偏见的绝对因素,但是,人们总是自以为有充分的理由维持自身的预判,继而导致了偏见。更重要的是,我们的预判往往受到社会环境、社交网络的影响与支持,因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不会对此加以考量。

2021年3月20日,美国休斯敦,当地爆发主题为“停止仇恨亚裔”(Stop Asian Hate)的游行和集会。

造成的偏见的另一要素是敌意。奥尔波特认为,这种敌意恰恰来自于偏爱——一种自身价值系统的维护。斯宾诺莎将“出于爱的偏见(love-prejudice)”定义为“被爱蒙蔽了双眼”。正如古人有云:情人眼里出西施。在热恋中的情侣眼中,对方的所有一切都是完美的。

积极的依附关系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比如年幼的孩子不能离开监护人独自生活。他必须先通过某人或某事学会爱,并认识自我,才能够学会憎恨。而在他分辨对其价值体系的威胁之前,他是被亲情与友情所围绕的。正是出于对此的珍爱,人们倾向于受到对个人价值体系袒护的驱使,而做出毫无依据的预判,对可能会威胁到我们价值体系的人和事物进行贬低, 以抬高自身的价值取向。而仇恨偏见是基于错误预判与敌意加强后的二次发展,其所反映的事实背后通常是积极正面的价值体系系。西弗洛伊德曾就此这样表述:“在对陌生人不加掩饰的厌恶与反感之中,我们意识到,这其实是对自己的爱的表达,是一种自恋。”可以说,是爱的偏见(偏爱)引来了仇恨的偏见(歧视)。

偏见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Aquarius:互联网环境会制造更多的偏见吗?

凌晨:网络环境里的偏见究竟是变多还是变少,很难一概而论。一方面,用户通过网络接触到不同的信息,形成了对很多事物的预判,继而也就产生了偏见,有时这样的偏见是正面的,使你对人对事产生了依据不足的正面情感,而有时,这种偏见则是负面的,并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另一方面,用户接收到的新信息也会打破用户原有的预判,消除自身对其的偏见。总而言之,如何利用网络扩宽自身的视野,提升自己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而非作茧自缚,陷入无端的负面想法中。

之升:人与人之间的偏见,有没有好处?

凌晨:在此你所指的偏见,我想更多的是指分类,预判这个过程所带来的益处。人类的大脑必须借助于分类来进行思考,我们将事件分配至熟悉的类别中,并相应地采取行动。我们也不可避免地会在这一机制的驱使下做出错误的分类,也许是在错误的时机下采取了正确的分类,也可能是在正确的时机下采用了错误的分类。无论如何,分类基本是理性的,是基于以往生活经验的大概率预测。这一过程是无可避免的,因为我们有序的生活正取决于此。同时,在分类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倾向于将尽可能多的集群吸收入大类之中。尽管开放的心态被视为一种美德,但奥尔波特认为开放的态度并不存在,因为所有的生活经验都会被归入类别之中。正如罗素所说:“永远保持开放的心灵是一颗永远空虚茫然的心灵。”

0老中医0:学历越高,偏见越少?歧视行为与受教育程度有关吗?

凌晨:我个人认为歧视行为与受教育水平没有直接的关系,并不存在学历较高的群体相较于其他群体的歧视行为较轻的情况。在《偏见的本质》一书中,作者将偏见态度定义为:对属于某一群体的个体,持有一种厌恶或敌对的态度,仅仅因为他属于该群体,而被推定具有该群体中令人反感的特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在没有足够依据的情况下作出判断。对于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群而言,也是如此。也许他们在学院系统中所受到的训练,使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表现得更具有逻辑性,并展现出一定的权威。但是,没有人可以完全避免先验的判断所导致的偏见。我们可以做的,是有意识地自省自己的态度,以客观、包容的态度来看待世界,避免偏见态度升级为歧视行为。这也是自我教育的一种方式。

责任编辑:赵欣妤

校对:丁晓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gzkyz.com.cn/article/34496.html

澎湃新闻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
私聊 +关注

手机版 | XML地图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2020 www.gzkyz.com.cn 【可可情感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010517号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