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情感网 > 情感生活 > 文章详情

马后炮什么意思(马后炮为啥让人讨厌)

日期:2021-05-10 09:48:45作者:品牌社交传播图片:未知人气:+

01

罗永浩怼吴晓波上热搜,马后炮为啥招人烦?

最近,网络红人罗永浩上了热搜。

事情经过是酱紫的:

财经作家吴晓波的自媒体公司今年上市失败,罗永浩发微博点评吴晓波失败的原因:

“一、梦太大,二、入错行。”

他还指出吴晓波就是个事后诸葛亮

吴晓波是一个财经作家,早年写财经故事出名,出版有《大败局》、《激荡三十年》等作品。

财经作家吴晓波

今年上半年,据媒体报道:

吴晓波讲课时称罗永浩犯了两个错误:“第一,梦太大。第二,入错行。我为了讲这个课,专门买了锤子手机。我买的时候京东商城只剩4部手机,我拿来做纪念。罗永浩聪不聪明?聪明。会不会说?会不会融资?勤不勤奋?为什么挂掉了?因为他入错行了。他做手机是2014年5月份,2013年中国销售手机3. 5亿部,同比增长84%。问题是当增长84%的时候,这个行业跟你没有关系了。”

人在做,天在看。

罗永浩近些年因为做锤子手机出名,可惜在国内手机行业的激烈竞争中逐渐败下阵来。

吴晓波的自媒体公司,也好不到哪里去,自媒体风口一过,上市失败。

对于财经作家而言,总结别人的成功或者失败,常常犯一种“倒果为因”的错误。

就是说,别人失败了,你再去总结别人的失败原因,显得自己很聪明,这是一种典型的马后炮行为。

你要是真的聪明,为什么当初不去提醒罗永浩别入坑?

更别说,他没料到自己的自媒体公司会有失败的一天。

罗永浩好比《天龙八部》里的慕容复,一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打得吴晓波说不出话来。

毕竟,出来混,都是要还的。

不只是名人会犯马后炮的错误。

生活中,马后炮和事后诸葛亮无处不在,这种人说实话,很招人讨厌。

有一次,公司部门聚餐的时候,A提议去某个餐馆吃饭,到了地方,发现这里生意很好,需要排队很长时间。

B抱怨说,“我早上就考虑到这家饭馆人会很多了,这不,大家慢慢等吧。”

A听了这句话立马就火大,把B怼了一通:

“你这马后炮,早干嘛去了!”

B听了,立马就不敢吱声了。

02

为什么有人总喜欢当马后炮?

行为决策学专家,芝加哥大学奚恺元教授曾经提出”后视偏见“概念,可以用来解释马后炮行为。

后视偏见:事情发生了以后,无论到底之前有没有进行过预测,都会觉得自己早就知道了的一种偏见,有些人甚至会因此而扭曲记忆,比如认为事情发生之前他就是那么想的,俗称“马后炮”、“事后诸葛亮”。

拥有“后视偏见”,容易造成下面三种危害:

1.有后视偏见的人,总在事情发生以后觉得自己当时的预测就是对的,因此他们难以从经验中学习。

2.后视偏见的存在,让人们在事后总觉得自己早就可以预测事情的发生,因此难以用公平的眼光评价他人。

如果你不幸有一个具有严重后视偏见的老板,每次当你做成一件事情的时候,他都会告诉你他早就知道这件事是可以成功的,因此不会给你充分的肯定和奖励;

相反,如果你告诉他一个失败的消息,他又马上会严厉地说他早就告诉过你这件事情不能做,紧随其后的就是对你严厉的惩罚。

3.后视偏见的领导会更多地以结果来衡量下属的表现,常常造成管窥效应。

举个例子,之前我工作的领导,喜欢拿结果说话。

我在替他写文章时候,他只重视文章的标题,因为标题直接影响打开率,进而影响阅读量。

而阅读量和选题、标题、内容都息息相关。

他太过重视标题,所以最后我的文章基本全是标题很吸睛,但内容很难看,根本没人转发。

最后公司也破产倒闭了。

所以,我们应该尽量在生活和工作中避免“后视偏见”,不做事后诸葛亮。

诸葛亮雕像

03

如何才能避免“后视偏见”,不当马后炮呢?

1.建立闭环思维,提高决策成功率

所谓闭环思维:就是在正式做一件事情之前,脑海里就建立起做好这件事情的整体框架和需要考虑的细节。

有闭环思维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比别人更成功。

举个例子,老板为了考验两个人的能力,安排了一项工作,让他们去采购一批钢笔。

A是个刚毕业的愣头青,他听了话就走了。

B没有着急出发,他先列了一个采购计划给老板,从材料、价格、预算、品牌、用途,他每一项都列出来,请老板一一过目。

最后,B受到了老板的重用。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有经验的砍柴工,总是在上山之前,先检查自己的刀是否锋利,不锋利就先磨一磨,否则上了山就晚了。

着急出发的人,总是容易起个早,赶个晚。

如何更好帮助你建立闭环思维呢?

有个理论叫做“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用来解决企业质量管理问题。

PDCA循环的含义是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

这个理论的核心在于,它把质量管理的步骤进行了拆解,做事之前先制定计划,然后去执行,执行过程还要检查,检查出的错误,还要及时解决。

不管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运用这种方法也可以帮助我们把事情做好。

2.运用逆向思维,事先记录自己的预测结果和理由

查理·荣格有句名言:如果我知道我自己将死在哪里,那我永远不会去那里。

这是一种逆向思维,如果我们能预料我们失败的原因,我们就不要那样做。

如果我们可以在事情还没发生时候,先预测可能的结果,就会减少很多损失。

比如,出门先看天气预报,判断是否会下雨,如果觉得会下雨,就带把伞放包里。

如果你想要减肥,你可以先写下减肥的计划,并列出可能会导致减肥失败的原因:比如炸鸡、油条、巧克力等高热量食物,在减肥过程中,拒绝吃这些食物,减肥的成功率自然就会变高。

如果光靠口头说说,我们很快就会忘了,甚至把减肥这件事情都丢到脑后。

3.做事之前多提问,防患于未然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想象力让人类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提高想象力的方法就是多提问有建设性的问题。

比如:

人类能像鸟一样在空中飞行吗?飞机发明了;人类能有千里眼吗?望远镜、遥感卫星发明了;人类能创造工具,提高生产力吗?电脑发明了。

另一方面,提出问题也是解决问题的必经之路。

比如发现问题:衣服很脏。

提出问题1:衣服很脏的原因是什么呢?

大胆假设:衣服没洗干净、家里不干净、没有勤换洗衣服、晾衣服的地方不干净等。

提出问题2:哪个是问题的核心原因?

细处求证,找出问题的本质:排除其他问题发现,衣服没洗干净是主要原因。

提出问题3:如何才能把衣服彻底洗干净?

寻找解决方案:手洗、用好的洗衣粉、用温水、烘干。

细处求证:家里衣服终于干净了

问题解决。

在这个问题里,我为了解决衣服很脏的问题,一共提出了3个问题,并且多次假设和多次求证,最后终于解决了问题。

当然,现实中,很多问题比洗衣服复杂多了。那么,怎么才能更好的提问呢?

《学会提问·麦肯锡工作法》这本书中,作者大岛祥誉提出,提出好的问题可以从这四个方向考虑:

1.询问事物的本质

比如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我们可以提问: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非做不可吗?

工作进展缓慢,我们可以这样提问:到底是什么让我进展缓慢呢?

工作结果不满意,我们可以提问:是什么导致了结果不满意?是技术,还是沟通?

2.面向未来的问题

“我如何在5年内赚到100万?通过什么方式可以赚到?”

3.跳脱束缚的问题

“孩子吃饭太少,有什么办法可以让Ta爱上吃饭?”

4.激发对方的问题

“如何做,才能让员工死心塌地的跟我干?”

多朝着这四个方向去提问,我们就能更快的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当上CEO,走上人生巅峰。

04

不当马后炮的最简单办法:事后少发表高见

不管是马后炮还是事后诸葛亮,他们都是在事情有了结果之后再评价。

只要我们在事后尽量不去评价,不去寻找存在感,自然就不会成为马后炮。

即使你的事后分析再有道理,其实也没啥意义。

事情没发生前,多提问;事情发生后,少发表个人高见。

这样,你永远不会被成为那个被讨厌的马后炮。

-END-

江少:职场作家,互联网公司资深运营,喜欢读书和写作,擅长写个人成长接地气干货,公众号:江少(ID:jiangshaosay)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gzkyz.com.cn/article/29694.html

品牌社交传播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
私聊 +关注

手机版 | XML地图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2020 www.gzkyz.com.cn 【可可情感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010517号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