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0/03 19:36:53图片:未知人气:+
这是灯塔知行社的第 07 篇文章
整理 / 谭丽平 龚向新 任娅斐 姚赟
内容来源 / 张小龙在2021微信公开课Pro版微信之夜上的演讲
全文共11227字,需要30分钟阅读
这个中国最懂社交的人,看起来并不善于应酬。他的公开课有180多万人同时在线收看,但他其实主要是在对产品经理说话。2021年是微信十年,张小龙没有花太多时间回顾过去,他不喜欢怀旧,两个小时的分享中他用一个小时讲视频号。他说自己是被上帝选中的人,最后甩了一个梗:一个产品加多少功能才不会变成垃圾。你懂的,这是他在调侃自己。
1.视频号的起源
2.视频号到底是什么
3.找到推荐的最优解
4.什么是视频
5.长视频和短视频
6.信息展现的方式
7.直播,未来可能成为一种个人表达方式
8.平台的角色是连接,而不是做内容
9.一些有趣的实验性项目
10.四个小优化:听歌、浮窗、找回与输入法
11.微信组织与速度
12.微信的核心:简单与连接
可能大概在2017年的时候,当时我跟公众平台的团队就聊到,现在公众号只适合写长文章,但写长文章的人其实也是少数,大部分人写不了长文章,那我们应该在朋友圈下面多一个东西,当时还想了个名字叫“非朋友圈”,就你朋友圈之外的圈子,那里面只能发一些短文或者照片视频,跟朋友圈是对称的。
但后来就不了了之了,可能因为这是一个太大的一个工程,因为整个账号体系都不一样,而且这个体系可能比当时的公众号这样一个平台还要复杂一些。
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了很多变化,我们之前所想的非朋友圈是一个文字照片为主的,但其实慢慢大家会发现,视频化表达已经变得越来越普及,变成很多普通人的一种习惯。
我们看几组数据可能就可以看得出来:比如说在微信里面,最近5年,每天发送的视频数量上升了33倍,朋友圈里面视频的发表数量上升了10倍。所以当我们再考虑这种短内容的时候,我们自然会想:我们不应该基于短的文字来做,而是应该基于视频化的内容来做了。
所以视频化的表达可能是下一个十年内容领域的一个主体。虽然我们不清楚,到底是文字还是视频才代表了人类这种文明的进步,但是如果从个人表达的角度或者消费的程度来说,时代确实正在往一个视频化表达的一个方向去发展。
所以在2019年的时候,我们组建了一个特别小的团队,只有一二十个人,就开始开发视频号这样一个东西。我们当时给它定位是“一个视频化的微博”,所以大家可以看到视频号的上半年其实特别长得特别像微博,而且也没有全屏的视频等等。
然后很多人说,视频号是我们公司的战略重点。其实并不是这样子的,我们公司短视频的战略重点还是在微视那里。我们确实也没有向公司要什么资源,或甚至没有开一个会来立个项,说我们这是重大项目,而是我们自己找一拨人就开始做了。
可能在座的很多人会特别理解,这是我们微信团队自己的一种风格。就是,做一个新东西,最好是一个小团队悄悄来做,而不是大张旗鼓的变成一个大项目。而且我们给自己一些目标:我们既然要做,就一定要做成它。
所以这种压力其实是来自于内在的,而不是一个任务,因为如果是一个任务,它可能就变成你去完成这个任务,你的动作就会变形了;那如果是自己给自己的目标,其实反而变成一个很有挑战的事情。
我还记得当时发布以后,其实很多的媒体都不太看好。我们自己就说,其实我们早就总结出来了,微信做的东西,如果一开始大家都不看好,就说明这个东西还有戏,如果都很看好,可能会很麻烦。这是我们开玩笑说的。
所以它的起源其实也很简单。
再说回到视频,视频号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东西?我们给一个简单的定义,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创作的短内容的平台。所以它是一个公开领域的应用平台,就不能去用微信号来做了。因此我们会遇到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他的ID的问题或者说身份的问题。
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微信的价值到底在哪里?我自己觉得微信的一个很大的价值在于,他的身份或者说他的ID的价值。有了这个身份,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微信支付能很顺畅,因为钱包跟着个人ID走,这是非常自然的。就像你现在只拿身份证也能取钱一样。但这个ID是通讯和社交领域的,因此是私密的。因此,微信的用户并不能公开对非好友说话。即便评论了,别人也无法联系你。这对于社交领域当然没有问题。但对于公开领域,需要新的身份。而在一个产品里,承担两个身份,其实是很有挑战的。
而这个新的ID,还必须特别方便,不至于在各个场景里遇到身份的冲突。所以处理得不好,双ID会让系统变得非常复杂。比如你评论,就需要选择用哪个ID来评论。
但是这个ID的意义又特别大,一旦走出这一步,意味着微信不再局限于社交领域,而是进入到公开信息领域。
因此视频号的意义,与其说是视频,不如说是“号”。因为有了一个公开的号,意味着每个人都有了一个公开发声的身份。
比如,直播,在视频号里做得很顺利。在视频号之前,我们是没法做直播的,最多做到群内直播,那还是属于群通信的范畴。但有了视频号这个ID,每个人可以迅速开通自己的直播。这里,ID才是基石。它可以承载视频内容,可以承载直播,可以承载小程序等。
我记得当时有个方案是,每个进视频号的人要创建一个视频号ID,用这个ID来浏览和评论内容。我说不对,浏览者应该是微信身份,而不应该强迫每个人开一个新的身份才能看和评论。幸好当时选择了这样一条路径,不然就没有后来的社交推荐体系了。其实产品的迭代是由无数这样的选择组成的。
ID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是针对机构的。
大家知道PC时代每个机构都有一个官方网站。其实微信一直在寻找PC时代的“官方网站”的替代物。做公众号的时候,我们希望公众号就是一个机构比如企业的官网。做小程序的时候,我们希望小程序就是官网。现在,我们希望视频号是每个机构的官网。这是合理的,官网是需要进化的。所以未来视频号会承接一个机构的很多服务内容,并不局限于视频。比如一个企业的服务,可以通过小程序的方式,展示在视频号下面。所以我开玩笑说,如果有一天我们在每一个广告牌下面,都能看到广告主的视频号的二维码,那就说明视频号做成了想要的官网了。
所以,我们在开始的版本里面其实只是搭建了这样一个简单的ID体系。它跟公众号特别的像,但是比公众号的门槛要低很多,普通用户可以几秒钟的时间就能够创建一个自己的视频号的 ID。在内容表现上,只是一个简单的信息流,混合了关注的,朋友匿名点赞的,和系统推荐的内容在里面。
但这样的效果并不好。因为是灰度,量不大,因此也吸引不到大量的创作者来贡献内容,因此推荐的内容也一般般。
但即使如此,我们还是希望推荐的质量能够好起来。我们组建了三个做推荐算法的团队,每个团队十几个工程师。希望各自用不同方法去找到推荐的最优解。
应该说我们在算法领域沉淀应该还是很深的,搜一搜背后是个几百工程师的搜索技术团队,同时我们自己研发的语音识别和机器翻译,都是国内的一流水准。对了,外界一直有人说我们的语音识别用的是第三方的技术,其实我们从未用过第三方的,一直都是我们自己研发的。现在微信里面的语音识别每天翻译的语音条目在五亿条以上。
虽然搜索团队有很强的算法技术人员,但是,我还是把他们从搜索团队抽调出来进入到视频号团队来工作。因为闭环的小团队才能迅速迭代。
推荐团队很努力,但头几个月的滚动特别困难,似乎陷入了死结,就是内容不好看就没有浏览量,就导致没有人贡献内容,所以推荐系统也推不出好内容,然后继续没有好的内容看。
5月份的时候,我们做了视频号最重大的一个改变。因为经过几个月的灰度,表明在现有的内容下,基于机器推荐是走不通的。对比朋友点赞的内容,虽然当时朋友点赞还是匿名的,和机器推荐的内容来对比,我发现,机器推荐的远不如人工(或者说朋友)推荐的精彩。既然这样,就应该以实名点赞的社交推荐为主,机器推荐为辅。
当时我给的理由是,我们所看的书,大部分是因为周围有人推荐而去看,而不是网上书店推荐的书。你少看几个机器推荐的内容不会觉得可惜,但错过了朋友们都在看的内容会觉得可惜。这是视频号能借助社交推荐起来的理由。
于是五月份开始了变更最频繁的两周,几乎每两天就要更新一个版本。然后发布了基于朋友点赞的新的灰度版本,终于看到了上扬的数据,用户的留存非常高。
所以6月视频号的用户到了一个量级。数字其实不重要,但对于一个内容形态的产品来说,一定量级的用户意味着解决了生死问题,即流量的循环起来了。
这是一种典型的微信style的产品方法,即通过产品而非运营的方法,找到事情的撬动点,通过产品能力让事情运转起来。
有这个用户基数说明生存下来了,这时候就可以开始做基础功能的完善了,比如直播能力等。没有过生死线的话,做再多功能也是白搭。
在这里,是社交推荐发挥了作用,当时机器推荐的占比非常小,留存也非常低,我们也差点就放弃了机器推荐。但是,并不是说机器推荐没有用,而是要在内容丰富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
在做这些工作的过程中,发生过很多值得思考与回味的经历。比如我们曾经自问“什么是视频?”,虽然每天都在讨论视频化,但最初的认知还是有所偏颇。有人认为视频就是一段视频文件,就像在朋友圈常见的个人录像,但我想表达的是,这种类型的视频文件将来可能彻底消失。
打个比方,以前你使用的电脑系统是Windows,当你转用MAC系统后就会发现,之前系统里的文件管理器去哪里了?当你放弃安卓系统,转用苹果手机后,也会有同样的疑问,为什么没有文件这个概念了。我觉得这是苹果很值得称颂的地方,它认为文件不应单独存在,应该归属于一个个APP才更有意义,否则只是一堆原始数据。
所以看待视频也是如此,目前我们提及的视频只是一种文件,它不具备丰富的关联能力,比如视频作者是谁?观众的互动情况如何?浏览量有多少?所以,也许你曾转载过很多视频,但本质只是转发文件而已。所以我认为,未来的视频应该是一种结构化的数据,这样才能产生刚刚提及的标记,同时它可以储存于云端,更方便去进行分享。
未来我们会进一步鼓励用户,你的视频可以先成为一种结构化数据,然后再上传至朋友圈。当然,在设计这个体验时,我们遇到这样的问题,当用户将视频传至朋友圈,应该以点击就看的方式呈现,还是只提供一个链接?我的答案很纯粹,云端化、结构化的视频才叫视频,应呈现出云端化的视频格式,所以通过视频号上传到朋友圈的视频,和过去直接本地上传的视频没有任何区别。
所以视频化可以理解成:一种结构化的视频内容的载体。所以微信未来流通的视频内容,应该趋向于以视频号的形式出现,而不再仅仅是文件形式。类似的变革在公众号已经发生过一次,公众号是什么?这是一种文章载体,因为文章存在的价值是分享出去,被更多人看到并产生互动,所以如果没有公众号,我们只是在上传一些word文件。
所以,如果大家理解公众号对文章的价值所在,大家就可以理解视频号对于视频的价值,之所以讲了很多视频号,是因为在与朋友聊天时,发现他的理解和我的差异很大,所以这些是有必要阐释的基本概念。
刚刚我们提到视频内容的载体,可能很多人对载体这个概念理解不够深。既然我们是一个载体,那说明我们并非专注于生产内容,也不会去购买内容。我们并不会特别关注内容层面的事,作为载体,我们更注重承载和传递的工作。
我们也遇到了超过一分钟视频的问题。自然而然地,大家会认为长视频和短视频是两种东西,因此应该设计成两种不同的内容对象。
最早我们将长视频定义为独特的数据类型,把它跟短视频区分开,当时认为长视频不太匹配用户“刷”视频的习惯,但后来我们不再区分长短,将两者进行了统一。我们意识到不该做这种区分,因为无论长短它都是视频,只不过场景不同。比如用户在一个流里面刷视频时,他当然希望快速刷过多个短视频,但在另一些场景里,他会偏向于观看长视频。
所以当你发布一个超过一分钟的视频,我就将你的头一分钟视频作为整个视频的封面,所以长视频也可以拿出来分享,也可以进入流里面供用户去“刷”。如果大家看完你的封面觉得不错,他可以选择看完整支视频,如果用户没有看下去的兴趣,很可能因为你的封面不具备吸引力。基于不分长短的思维,我们取消了长视频入口这个功能。
之所以很早就支持长视频运作,其实还有另一个出发点。我们希望大量沉淀视频内容,形成一个类似图书馆的数据库,直到有一天人们可以通过它,自由检索自己需要的内容,而长视频可以更好的完成数据积累。
通过我们的观察,大部分人无法做到每天发视频号,让一个普通人发表视频内容很困难,但我们还是做了一个小举措,而且效果超出了预想。我们让视频号内容可以关联至微信名片中,结果越来越多人拍摄视频,并关联至名片中。这呈现出一个好趋势,人们愿意用视频表达自己。
这里又延伸出一个话题。有时大家认为微信做的十分保守,但实际是我们避开了很多不应该做的功能。举个例子,当下我们可以把朋友圈视频号的内容展示于名片中,但没有视频号时,为什么无法在上面展示自己的照片或视频?其实我们内部曾有过讨论,原因是现在越来越多人将朋友圈设置了三天可见,目前这个人数已经超过2亿。所以为什么我们不做类似照片墙的功能?因为一旦有了这种功能,你就可能一直展示这些非动态的内容,进而失去更新的动力。
毕竟,视频号希望的是人人都能表达,而不是只有网红和大v的表演。
信息展现形式一直是互联网产品里的最基础部分,也是争议最大的。这里说的是指对信息列表的展现形式。
常见比如有瀑布流,通俗称呼的信息流,以及全屏。他们的区别是一屏里放多少条内容合适。全屏就是一屏只放一条内容。
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说,我把这些式样的选择总结为一个粗略的规律,就是屏里的内容条数,应当跟命中率成反比。
命中率是指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内容条数的比例。比如10个邮件,只有一个是我想要看的,命中率是10%。
以朋友圈举例,因为你并不是要看每一个朋友发的内容的,所以命中率并不高,如果改为全屏,就是灾难。同时,如果你添加的好友越来越多,命中率还会降低,因此就更不能增加每条内容的显示面积。如果我们要增大显示面积,就必须提高命中率。但朋友圈的命中率是很难提高的,因为朋友圈的命中率取决于朋友跟你的关系,而非他发的内容,而我们很难知道你对哪个朋友更感兴趣。
而往往关注内容越多的人,命中率就越低。所以公众号改版的时候,其实是一屏里的内容条数变少了,虽然带来了点击次数的减少,但关注多的人还是会抱怨,因为选择的难度增大了。但对于关注少的人,阅读量是上升了,因为只关注了几个号的话,命中率本来就高。后来我们在订阅号的顶部增加了常读号的展示,其实是提升了命中率。
视频号的上半年,平台的内容丰富度不够,命中率是很低的。所以当时半屏式的信息流是合适的,一屏显示超过一项内容,用户有选择的余地。那时候如果直接上全屏,可能死的很快。到下半年,内容开始丰富了,命中率开始提高了。并且全屏对于单个视频的展现效果当然也会比半屏要好,我们开始灰度的切换到全屏模式。
这里说个有意思的数据。我们把关注和机器推荐灰度切换到全屏,并且和没有灰度全屏的用户来对比观察。发现全屏后,关注tab的人均vv(video view,视频播放量)下降了,推荐tab的上升了。这应该可以推导出来,关注tab的命中率不够高,以至于全屏后带来了轻微的选择困难。
我们在公众号里在给关注的号的内容做排序,以及在视频号里,也会通过算法对关注的内容做排序,也是为了提高命中率。特别是全屏之后,因为用户的选择余地是零了,更需要算法来做排序。
互联网历史上,个人在公开领域的表达方式一直在演变。最早的时候,需要你会写HTML来做网页。后来有了博客、微博这样的短文字。现在是图片和短视频。演变的方向是往更能被普通人生产和消费。所以会体现为更短、更碎片化。
所以我在想,还有什么内容形态是比短视频更能被更多人接受的?
我觉得直播有这个机会。直播比短视频的生产更容易,是因为拍一段短视频需要有内容准备。而直播,不需要准备内容,就是日常聊天。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差别,直接降低了直播门槛。直播是一种轻松的表达,普通人也能够生产,朋友也更愿意消费。
虽然直播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大家对直播的认知还是带货的领域,这是作为内容形态的方式来思考,就是个人表达的形态方面来思考的。
所以,直播在未来有可能会成为一种很多人在用的个人表达方式。
做一个未来的设想,可能10年以后,每个人的微信名片是活的,意思是,我打开你的名片,如果你刚好戴了一个可以直播的眼镜正在直播,那我就能直接看到你看到的东西。这可能是个人直播的终极形态。
当然,在视频号和直播的入口里面,我们还会用机器推荐来给用户推荐适合的直播。但社交推荐,仍然会是非常重要的传播途径。
我们也在丰富直播电商的能力,包括直播里可以挂接到第三方的小程序。直播也会和春节关联起来,我们今年做了一些努力,希望今年春节能够有一些人通过直播的方式来拜年。
很多人会关心平台会给创作者什么样的支持。
我们更希望做视频的载体,并且让视频号成为个人和机构的官网。平台在这里的角色是连接,而不是做内容。但和以前的官网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微信体系里的官网,内容是能自己流通。因此你不用太担心做了官网没有人访问。
微信里集合了很多产品可能没法尝试的东西,比如说对于信息访问,我们可能会有关注关系可以获得,有搜索,有推荐,有系统推荐和社交传递这样一些方式,所以不用太担心自己的内容在这里没有人会看。
刚开始我们去邀请一些明星进来,明星会说有没有签约费。我们的回答是,我们希望你进来,因为你应该经营自己的粉丝,最终你会实现盈利,但平台不会出面来购买内容。
所以视频号这里,我们没有花一分钱购买内容。将来也不想这么做。倒不是为了省钱,而是,当我们不花钱买内容的时候,创作者还愿意进来,才说明创作者能靠自己的努力获得回报,才说明我们建立了一个能自行运转起来的生态。同时,我相信普通人的创作力是巨大的,相反,购买的内容反而不一定能打动人。
微信的历史上,我们一直不强调强运营,也是这个原因。系统和规则比运营的效率高太多了。就像我们现在看到微信支付,其实已经覆盖面非常大,但是我们微信支付的人数并不算多,对于支付这样一个需要跟线下接触的行业来说,我们每个行业微信支付里可能就一两个人在负责整个行业。
公众号的那一个slogan照样可以用在视频号上,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其实你现在放在视频号上也是很适用的。
我们也有一些有趣好玩的实验性项目在进行中。
前面提到,做产品其实是个验证想法的过程。如果你脑袋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可能很不靠谱,但又似乎有意思。然后继续往深里去想,如果能经过很多次选择,最终能实现,就会体会到做产品的乐趣。
我经常会有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比如,如果你拍一下一个人的头像会怎么样,如果你朝跟你聊天的朋友扔一个炸弹在屏幕上炸开吓他一跳会怎么样,如果你在听一首歌的时候能看到其他听歌的人眼前的画面会怎么样,如果你失眠的时候也能看到其他的失眠的人然后大家一起数羊会怎么样。
甚至,如果给一个画布,每个人上去画一个点,如果有一千万人轮流去每人依次画一个点,到最后会不会形成一个图案?如果在没有组织的情况下,一千万人居然画出来一个图案,那又意味着什么?
所有这些都是很有趣的事情。所以做产品绝不是枯燥无味的。虽然大多数想法都会是行不通的,但有少数的能行得通,就非常好了。
这里,我就简单描述下微信新版本会有的几个功能。所有的功能在被用户实际验证之前,都不能说一定会受欢迎,但是只要思路方向没有问题,就可以不断改进。有些功能也会经历灰度,完善了才放出来。所以不要抱以太高的期望。这里分享下这些好玩的功能的思考点。
一个是表情
表情是表达方式中的一个基本元素。比如拍一拍,而且它不同于其他所有方式,它是模拟人类的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动作,用最简单的一个身体动作来完成一次信息传递。
说回到表情。人们的表情反映出情绪越来越强烈了。以至于必须经常“裂开”了。我的想法可能比裂开更暴力。
有一天我跟开发同学说,帮我做一个功能,我扔出一个炸弹,对方的屏幕就裂开来。当然,是动画效果的裂开,但要求很逼真。实现是可以的,但是真的当作一个表情功能的时候,还是会遇到很多坎。
我说寻找基本元素,即这种表情必须是底层基础的,而不是一种特殊的。
最终我们做到了。
一个是状态
现在大家打开一个朋友的微信名片,往往除了名字头像,什么也看不到。朋友圈也很多人设置了时效。
但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每个名片,应该是活生生的才对。名片就是我们线上化生活的自己,它应该反映自己真实的状态。
我们之前尝试用视频动态表达一个人的状态,但视频化表达在这个地方其实挺困难的,因为确实拍个视频让所有的好友看到,这个压力还是挺大的,所以视频动态不算成功,每天大概有100多万的人在发视频动态,我们也会把它升级一下。升级以后的话,我们希望走到视频的另外一面。以前我说以前每个人发文字是很困难的,其实有一个前提,发一段让很多人都看的文字是很困难的,其实自己随便说一句话其实并不困难,状态就是随便说一句话这样一个东西。所以我们会走到视频的另外一面,通过你随便说一句话,随便写几个字来表达自己的状态。
并且,在某一时刻,一定还有其他的人跟你处在同一种状态里,你会希望看到他们。看到在打同一个游戏的人,同一个咖啡吧的人,同一个景点旅游的人等,甚至是,同一种心情的人。
我一直认为,社交的本质是找到同类。
状态,是用来给人看到的,最好还是给同类的人看到。
所以这一次,我们基于简单的文字来组织状态这样一个功能。
我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对于社交产品,因为它是群体互动来导致结果的,所以很难预料社交功能交给用户群体后的反应。但是,这样的尝试是应该的。因为,个人的状态表达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哪怕是简单的一句“我今天很郁闷”,你不会发朋友圈,也不会跟朋友专门去说,那么,总需要一个地方可以说的。
(1)听歌方式
歌不是用来听的,而是应该用来看的。
自从有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后很多人听歌变少了,只有在开车时才会听歌。我们在听歌的时候应该看到什么?其实很多人会说,听歌的时候听就好了。但我希望听歌时,也能看到一点东西。听歌的时候,会有想象力。我们之所以喜欢在开车的时候听,是因为你的眼睛看到很多东西,然后让你的想象力比以前平时更活跃。
很多人都回去听同一首歌。举个例子,你可以想象在这里听这一首歌,然后还有还多人在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个场景听同样的歌。如果把他们听歌时眼前闪过的画面都连起来,那么总有一些人的画面跟你的非常类似,这就能够打动你。
从点上出发,我们把听歌的体验做了一个视觉化的展现。基于技术限制,我们目前只能通过一些产品方式去实现一部分功能。一些热心的用户,他们愿意某一首歌变成一个制作很精美的类似于MV的东西,然后分享给更多的人可以看到。
(2)浮窗
微信里面有一个浮窗,但那个浮窗,特别像一个狗皮膏药,占领了屏幕一块位置。因为很多人看文章的时,无法一下看完,打算处理好消息再回来看,所以就这样做了。但是它不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新版本里面提供了一个比这个优雅了10倍的解决方案,不用去占领一个屏幕,但是又可以非常快速地切回想要看到那个文章。
(3)快速找回
还有一个跟浮窗类似的优化,举个例子,比如直播,不知道从哪里点进去然后退出关闭,再找这个直播就找不到了。同样的情况,可以发生在你看一篇长文,发生在看一个长视频里。我们做了一个小的优化。以前把微信拉下来,里边只有最近用过的小程序,现在这个地方会有你最近看过、没有看完的文章,最近看过、没有结束的直播,最近看过、没有看完的视频,等等。可以在这里很快的找回他们。
(4)输入法
原来并没有想法要去做一个输入法,但是我们平时收到特别多的投诉。微信,是不是你暴露我们的聊天记录了,我刚在聊天里面说了什么,然后广告里面就看到了。
微信对于这种用户的隐私,是相当在意的。那为什么在微信里说过什么,不久就收到广告?因为你的信息经历了很地方,并不是只有微信在处理你的信息。基于这个出发点,技术的同事提议,为什么不自己做一个输入法?
恰好,我们有这样一个技术团队,而这个团队正好是做机器翻译的。他们本来就在 VI领域有非常好的积累,前不久他们还赢得了一个世界级翻译比赛的冠军。关键是,如果你信得过微信的隐私保护,那么你可以信得过微信输入法的隐私性和安全性。应该不久之后,会去做这样一个东西。输入法是交互的第一个口,包括我们在语音识别之所以投入这么多,也是因为它是信息输入的第一个口。而这一块的未来发展应该越来越智能,甚至可能会有一些我们现在想象不到的输入的方法会产生出来。
孙子兵法里面有一句话,叫做其疾如风,其徐如林。就是指,慢的时候要像森林一样徐徐展开,快的时候要像狂风一样。当然我们在微信其实头两年我们的速度特别快,后面时快时慢了,但是慢并不是我们想要的一个结果。
所以包括这一次的4条优化项目,我们也就组织了一个大概一两百人的团队,它是一个特别小的团队,大部分是技术同事,包含了三个算法团队,每个团队一二十个人这样子组合起来的。但是反而在这种小规模底下,它能够比很多的大团队跑得更快一些。这也是微信风格的一种做事方法。互联网产品还是关于创造力的,而不是拼人数的。如果一个100人的团队做不出来东西,给1000人也同样做不出来,甚至还会做得更差一些。因为1000人的内耗其实肯定会非常的大。
视频号这个速度才是微信正常该有的速度。
微信这10年,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体会。我从产品的角度来考虑,在这10年里面究竟做了一些什么?用两个词来表达,一个是连接,一个是简单。这是微信的最核心的东西。
连接是很美的,我们的世界由万事万物的连接来运转起来的。对于做产品来说,做连接意味着做最底层的设施,因为我们做好了连接,基于这个连接可以产生出非常丰富的结果出来。
最早我们提出了一个概念,连接人、连接内容、连接服务,这几年是一直逐步地往这个方向做,包括微信支付也可以认为是一种货币的连接。所以视频号的目标也是连接。做连接,其实会让我们知道重心不是在做内容,而是在做底层的连接。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以前会提到去中心化,因为连接和中性化其实是有一点点排斥的。
再来说一下简单。美观、实用、合理、优雅这一堆词,归结到最后就是简单。但是大家可能不一定认同这种代表。但我觉得它是可以代表的,因为简单是很美的。以前在饭否上吐槽,一个产品要加多少功能,才能成为一个垃圾产品。
如果当时知道后来要做微信,绝对不会写这一句话了,但既然已经写了,也要对得起这一句话——一个产品要加多少功能,才能够还不是一个垃圾产品。我们努力去做到了这一点。
非常庆幸,现在的微信还和10年前几乎一样,一样简单。虽然比10年以前多了很多的功能,但是这些功能都是用最简单的方法做到了。只有在用户用的时候,才会看到它。拿现在的微信和第一个版本比较,一眼也看过去,好像没有大的变化。简单才会让这个东西变得非常好用。特别是,当这个东西会有10亿人要去用它的时候。
我觉得简单是一个特别高的目标,它真的不是一个简单的目标,是特别难做到的。其实用户不一定会在意你做的东西是否简单,因为很多粗制滥造的产品,也可能会有很多人用的,但是我们还是会去追求这种简单,是因为还是有一部分人,他会感受到产品里面这种简单背后的美感,他会认同这一点。
微信已经是一个非常大体量的产品,并且经历了10年这么长的时间了。但是我还是希望他一直保持自己的风格,一直像一个小而美的产品。有自己的灵魂,有自己的审美,有自己的创意,有自己的观念,而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目标的奴隶。
标签: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gzkyz.com.cn/article/220500.html
安阳盒饭财经官方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Copyright 2005-2020 www.gzkyz.com.cn 【可可情感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21020401号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