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情感网 > 明星情感 > 文章详情

日本药妆店(国内最大日本药妆店将退出中国)

日期:2022/07/14 16:15:24图片:未知人气:+

<body>

近日,一则落款显示为可开嘉来(上海)商贸有限公司的闭店公告在行业内流传。

公函显示,由于受疫情影响,可开嘉来(CocokaraFine)在日本和中国的业务受重创,入店客人锐减,业绩呈现亏损,因此可开嘉来将全面退出中国市场。目前,公司正在与商场沟通闭店时间。

获悉到此消息后,化妆品观察第一时间致电可开嘉来门店品类采购人员、以及可开嘉来公司进行求证,但其均没有给到正面回应,并表示不便对外发声。

不过,截止发稿前,化妆品观察看到,可开嘉来官方微博、微信均还在正常运营中。在小红书、大众点评等平台,搜索门店的信息,亦还能看到最新发布日期为12月份的笔记和内容。此外,某行业人士也表示,目前和可开嘉来还处于合作期。

闭店?近两年“动作频频”

作为日本“药妆连锁巨头”之一,可开嘉来创立于2008年,由东京“药妆”店Seijo和大阪“药妆”店Segami Medics合并而成。根据可开嘉来官方微信,截止今年7月底,可开嘉来旗下拥有1400+家门店,其中有200+免税店铺。

据了解,2012年,可开嘉来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并成立了可开嘉来(上海)商贸有限公司。同时,其在中国的首店落地上海徐汇区美罗城。而在此后长达8年的时间里,该店均是可开嘉来在国内市场的唯一门店。在此期间,可开嘉来在网络上也鲜有声量。

不过,近两年来,可开嘉来似乎一改以往的“低调”作风,在国内陆续拓展了线下门店。

比如,2020年11月,可开嘉来江苏首店入驻苏州中心城;今年7月26日,可开嘉来上海来福士广场店正式开业,官方信息显示,该店汇聚了珂润、芙丽芳丝、城野医生等100+日本品牌,以及10000+日妆好物,包括了彩妆、护肤、身体护理、口腔护理等品类;此外,可开嘉来还进驻了南京。

截自可开嘉来海外旗舰店

可开嘉来海外旗舰店页面显示,目前,可开嘉来国内线下实体门店共有4家,分别为上海美罗城店、苏州中心店、南京新百店、上海来福士广场店。

企查查也显示,目前,可开嘉来存续的公司共有4家,已注销的有两家。其中,今年成立的可开嘉来(上海)商贸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可开嘉来(上海)商贸有限公司第五分公司,分别是在南京新百店、上海来福士广场店开业前后创立。

在拓店的同时,可开嘉来也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力,进行了一系列的营销推广。

当前,在小红书平台,搜索“可开嘉来”,相关笔记达1万+篇。内容主要以KOL探店类为主,其中,“国内最大日本药妆店”字眼高频出现。从发布时间来看,则集中在去年和今年。此外,在大众点评上,可开嘉来美罗城店相关的精选评价也有一千多条。

值得一提的是,这系列动作或与可开嘉来的战略调整有关。据多家媒体报道,2019年8月,可开嘉来与竞争对手松本清控股公司就业务合并事宜磋商,可开嘉来获得了后者的独占交涉权;2021年2月,双方签订了最终合作意向书,并计划在今年10月完成经营整合。

在外界看来,这主要系日本药妆行业竞争加剧,双方业绩增长乏力,合并是应对行业竞争之举。不过,目前,双方是否合并完成,化妆品观察尚未得到最新消息。

由此来看,可开嘉来是否将闭店,仍需等待官方正式对外的通知。

日妆式微?

无独有偶。近期,日本花王集团旗下彩妆品牌KATE,也被传将直接撤出中国市场。

尽管当前,KATE天猫和京东等线上渠道仍在正常销售,但在小红书等社媒平台,有不少网友发帖表示其所在的城市,KATE线下专柜正在进行清仓折扣。

因此,这也引发了不少行业人士人对日系美妆市场的关注与讨论。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日韩美妆凭借着价格优势、以及更贴合亚洲人肤质等特性,一度风靡国内市场。

但近年来,韩妆已呈式微之势,诸多品牌都迎来了关店潮。今年年初,连续几年来收入下滑的伊蒂之屋,关闭了内地线下门店,仅保留了入驻的调色师这一线下渠道,和天猫、微信、小红书等线上渠道;此外,悦诗风吟、思亲肤等韩妆品牌也在不断削减实体门店数量。

尽管如此,不少行业人士认为,不同于韩妆在国内市场的表现,当前日系美妆并没有显现衰落迹象。

从进口数据来看,日妆表现也较为强劲。据中国海关进口化妆品统计数据,自2019年以来,日本始终稳坐中国化妆品第一进口国的地位。其中,2021年1-6月,日本化妆品进口额为170亿元,跻身第一,法国、韩国分别位居第二、第三。

同时,以资生堂为代表的日妆巨头,今年以来也呈现出强势增长。今年前三季度,资生堂销售额达745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20.9亿元),同比增长14%;净利润达26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4.8亿元),同比增长195%,创近5年以来最高增幅。

那么可开嘉来、KATE被传闭店/退出中国市场的背后,或有哪些原因呢?

某资深业内人士分析,可开嘉来被传闭店与当前的营商环境有关——线下环境很差。

根据赢商大数据,2020年美妆业态开关店整体呈收缩趋势,关店近2900家,开店2200余家,整体开关店比0.79。其中,日韩美妆在中国市场关店近400家,开店仅170余家。

而对于KATE被传出退出国内市场,或源于其母公司的战略调整。据北京商报报道,2020年前后,花王对外公开信息显示,其有意将重心放在高档化妆品,而作为平价品牌的Kate则甚少在花王财报里被提及。

“单个品牌的闭店或退出,只是市场竞争的一个正常体现,并不代表日妆整体的发展趋势。”另一位行业人士表示。

内卷加速

“国货替代是必然趋势”

事实上,美妆品牌撤退、倒闭的案例也并不鲜见。据化妆品观察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以来,被传出撤退或倒闭的外资品牌,已有近十个。其中,不乏有HOUSE9BECCA等欧美品牌。

具体来看,当前已停运的外资品牌包括了联合利华旗下品牌K-BRIGHT科倍丽、sensilis、雅诗兰黛集团旗下品牌BECCA等,此外,由奥尔滨生产的拉杜丽、资生堂旗下护肤系列WASO都将在本月停止销售。

“国货替代是全球每个成熟市场的必然趋势。”在HBG品牌研究院、美妆博物馆创始人麦青Mandy看来,一方面,这源于国货产业链的逐步成熟,以及对于本地市场消费者需求的深度洞察;另一方面,相比很多市场份额、竞争能力一般的外资品牌,国货品牌的大渗透增长逻辑与打法更为凶猛。因此,会出现头部外资品牌和头部国货凶猛厮杀和内卷,而中尾部的品牌很容易被“卷死”。

这一说法,得到了某国内头部美妆企业负责人的认同。该负责人表示,以KATE为例,撇开其母公司的战略布局不谈,作为平价彩妆,KATE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已经愈发艰难。目前,国内平价彩妆的市场份额逐步被以完美日记为代表的新锐品牌所“吃掉”。

此外,麦青Mandy也指出,上述现象在全球很多市场都有发生,比如欧美、日本、韩国,而当前,在中国发生同样的事,是必然,是趋势,也是让人唏嘘的浪潮。而在时代的浪潮更迭中,很多品牌都在经历起落兴衰。

“这个浪潮可能是新时代的用户需求、但其实更大的是因为老品牌疏于大渗透,而新国货们太深谙持续大渗透的重要性,谁能持续大渗透,谁能持续占领时代的心智。”麦青Mandy说。

【版权提示】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品观网/品观APP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对本站其他内容有授权需求,请联系meiti@pinguan.com。

标签: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gzkyz.com.cn/article/210303.html

安阳品观网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
私聊 +关注

手机版 | XML地图 | 网站地图| 作者入驻

Copyright 2005-2020 www.gzkyz.com.cn 【可可情感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21020401号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