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情感网 > 情感说说 > 文章详情

折线统计图说课稿(单式折线统计图)

日期:2022/06/20 16:35:08图片:未知人气:+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04~105例1及“做一做”,完成教科书P108“练习二十六”中第2题。

▷教学目标

1.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结构,认识折线统计图及其特征。

2.能读懂单式折线统计图,会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对事物做出初步判断和预测。

3.能根据提供的资料,在网格图中画出折线统计图,进一步提高表示数据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学会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

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学会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准备

课件,小正方体教具,小正方体学具(学生自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机器人吗?你对机器人有哪些了解?

学生自由交流对机器人的了解。

结合学生的交流,课件呈现机器人图片。

师:随着人类的发展,今后社会生产生活中需要用机器人代替人工作的地方会越来越多,机器人的设计制造也将成为很有前途的产业。为了激发青少年对机器人设计与制造的热情,我国每年都会举行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请看,老师收集了一组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情况。

师:这些数据这样呈现你有什么感觉?

【学情预设】学生会感觉到密密麻麻的,看不清楚。

师:怎样表示才能看得清楚呢?

【学情预设】学生很容易想到用统计表、统计图表示。

2.出示表图,读取信息。

师:你们想的是这样的吗?

师:现在感觉如何?

【学情预设】用统计表表示比刚才要清晰明了很多。

课件继续呈现:

【教学提示】

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用其他数据替代教科书提供的数据,使学习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师:现在感觉呢?

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它有什么优点呢?

【学情预设】能直观地看出数据的多少,能根据直条的高低很容易比较出数据的大小。

师:其实呀,这些数据还可以用一种新的统计图表示,想看一看是什么样的吗?

3.变换图形,揭示课题。

课件呈现:第一步,条形统计图的形成过程,并标出每个数据;第二步,隐去条形统计图中的直条,保留横轴和纵轴及2006年到2012年参赛队伍所对应的点。

师:这些点分别表示什么?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如果我把这些相邻的两个点之间用线段连接起来,你们想想它最后会是什么样的?

课件呈现折线统计图: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单式折线统计图)

【设计意图】此环节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用统计表、统计图表示数据更加清楚、直观,激活学生已有的统计知识,强化统计意识;另一方面由条形统计图过渡到折线统计图,有助于学生初步感受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联系,便于利用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学习折线统计图。

【教学提示】

课件播放折线统计图时,边呈现边引导学生说说各部分表示的意义,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折线统计图每部分表示什么,知道折线统计图的形成过程。

二、比较分析,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

1.观察比较,了解结构。

师:仔细观察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

【学情预设】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折线统计图仍然有标题,有横轴和纵轴,横轴表示年份,纵轴表示数据的多少;但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长短表示数据的多少,折线统计图是用点的位置表示数据的多少。

2.深入讨论,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

师:请仔细观察折线统计图,特别注意观察这条折线,你能发现什么?有什么感受?

学生独立思考后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发现折线统计图是用点来表示数量的多少,点的位置高表示数量大;连接这些点形成的折线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

师:再看一看折线的变化情况,你又能发现什么呢?

【学情预设】有的学生可能发现有的线段很陡,有的线段相对比较平缓;有的可能发现,相邻两个年份的数据差距越大,线段就越陡;也有的会根据折线的陡、平直观判断数据的变化。

师:我们从折线统计图中折线的陡、平就可以直观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大小、快慢趋势。

师:参赛的队伍支数上升得最快的是哪一年到哪一年?下降得最快的呢?

师:你认为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相比,它有什么突出特点呢?

学生交流汇报。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感受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板书)

师:条形统计图就不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了吗?条形统计图上就看不出数量的增减变化了吗?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感受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条形统计图虽然能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但它没有折线统计图那样看起来明显、直观,这是折线统计图的突出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自主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帮助学生自己去认识、读懂折线统计图。帮助学生在对比、观察、分析、发现中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体会折线统计图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3.读图分析,感受数据随机性。

师:从统计图中你还发现了哪些信息?有什么感想?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可以感受到:每年参赛队伍支数不一样,有时在增多,有时又在减少;有时增加得快,有时增加得慢。

师:这些数据都不一样,但你们从2006年到2012年整体看,这些数据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教学提示】

学生可能不会用比较规范的语言表达,如会用“突然”“竖得厉害些”等语言,这些都是他们的真实感受,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引导并给予肯定。

【学情预设】从总体上看参赛队伍的数量呈现增加趋势。

师:如果我们单独从一年、两年看这些数据,看不出什么规律,但如果看多年的数据,就可以发现参赛队伍的数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

师:你还有什么想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虽然数据是变化的,单个看是杂乱无章的,但根据这些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就能看出数据的变化规律,从而体会随机思想。

(1)课件出示统计表。

(2)课件呈现统计表,学生读表。

(3)课件呈现网格统计图。

(4)学生自主将统计表中的数据在统计图中表示出来。

(5)展示交流,课件随机动态呈现数据描点、连线,形成折线统计图的过程。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画折线统计图的。

【学情预设】让学生着重说出画折线的步骤和方法:描点——表示数据——连线。教师随机说出几个具体的数据,让学生说说是如何找点的。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6)读图分析。

师:说说从统计图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有什么想法。

【学情预设】学生能自主读出图中的数据,比如陈东0岁到1岁那年长得最快,长了24cm。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用课件以填空的形式呈现解答教科书P105“做一做”的过程。

【设计意图】学生在前面已经对折线统计图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这里重在让他们独立完善折线统计图并读图分析。这样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作图技能,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三、巩固练习,强化认知

1.课件出示教科书P108“练习二十六”第2题。

(1)学生独立观察统计图后全班交流。

(2)我国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从这个趋势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课件出示教科书P108“练习二十六”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交流。

3.课件出示习题。

【教学提示】

如果事前让学生收集了自己0到10岁的身高数据,该环节就用学生自主收集的数据。如果学生感到收集这些数据比较困难,就用教科书P105“做一做”的素材。

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解答。

【设计意图】围绕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读图分析,根据统计图自主提出问题,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特点的了解,培养读图分析能力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第3题结合生活经验和想象比画折线图,不但有助于学生对数量变化趋势的感悟,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学情预设】让学生自主回忆学习过程,谈收获,重点围绕折线统计图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等展开。

师:是呀,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老师这里还有两个折线统计图。(出示课件)

师:这是去年下半年某商场服装柜销售员分别根据毛衣和衬衣销售量制成的两张折线统计图。请问:

(1)哪张图表示毛衣的销售量?哪张图表示衬衣的销售量?为什么?

(2)你能简单描述这两种衣服销售量的变化情况吗?

(3)如果你是经理,在进货方面有什么考虑?

(4)这两幅图能否组合在一起呢?

【设计意图】判断统计图所描述的生活情境,体会统计图在生活中的作用。提出两幅图能否合并组图的问题,暗含下一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板书设计

单式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画法:描点——表示数据——连线。

【教学提示】

让学生结合实际判断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数据,有一定的难度。答案不唯一,只要学生的判断合情合理就行。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且对基本的统计过程和描述数据的方法有一定的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一是注重让学生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感悟折线统计图能清楚表述数量增减变化趋势的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加深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特征的理解。二是注重读图分析,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无论是例题教学还是巩固练习,教师都非常注重让学生从统计图的数据中获取信息,对事物的变化趋势作出判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数据分析观念,让学生感悟数据的随机思想。

标签: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gzkyz.com.cn/article/205982.html

安阳小明知识分享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
私聊 +关注

手机版 | XML地图 | 网站地图| 作者入驻

Copyright 2005-2020 www.gzkyz.com.cn 【可可情感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21020401号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