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0 17:40:20图片:未知人气:+
大部分人其实对挽回这个事情有点误解,这其中有分为两种人最为突出:
1. 认为挽回就是输了,就是卑微丢脸。
2. 认为只有卑微作践自己才能挽回成功。
一、
首先针对第一种误解,属于对“挽回”定义上的误解。事实上,挽回远比这些来的深奥,是一场感情的“博弈”。我这里如果用博弈来形容,有的人可能要说:
“那不就是比谁赢谁输,那我要是低头去挽回,其实不就是输了?”
其实恰恰相反,就把你和你的前任比做两个即将打决赛的两个球队,你们要比的赛事就叫做挽回,如果你赢了,说明挽回成功,如果ta赢了,说明挽回失败,根本的输赢不在于你去不去挽回,而是你怎么挽回。
如果你不挽回,那么就是你自动放弃,退出了这场“挽回比赛”,此时没有输赢之说,因为你根本没有参加这场博弈;反之,如果你参加了,在这个过程中你运用了各种“战术”,比如推拉、二次吸引、断联等等,最后得出的结果,比如挽回失败或者挽回成功,才是我们讨论的所谓输赢。
二、
其次针对第二种误解,属于对“挽回”战术上的误解。很多人在挽回的时候都会犯这个错误,思路一般都是:吵架、分手、认为自己有错(为了不分手而承认错误)、道歉求取、表现需求感、恳求、承诺保证...进而恶性循环,最终变成了,本来还是朋友然后彻底拉黑;本来还有一点余情未了最后彻底闹翻。
—
所以回答题主的问题:
应该挽回吗?应该。
应该卑微挽回吗?不应该。
—
大部分人其实因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开始盲目操作。
比如说,很多人喜欢在挽回的时候给对方很多承诺:
“我保证我再也不会这样了。”
“这次我真的知道错了,我已经意识到了。”
“以后我不会再无理取闹...”
但是你会发现,你越是说的多,对方越是呈现出对你的不信任和排斥。
这里要给大家提出一个概念叫做:“自我坦承”。
这是是很多人在寻求改变时常忽略的重点。 大部分人在想要“改变”的时候,常常都会挑选一个“比较好改变”的部分,而非先承认自己的弱点,从中寻找最核心、最需要被改变的部分。
比如说:你以为对方跟你分手因为“你爱打游戏”,于是你就答应对方“你不去打游戏”,这个行为做起来痕很简单,不过是几天不碰电脑不和朋友开黑,但是其实真正分手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打游戏本身,而是因为对方从“从你爱打游戏”这个点,发现了你可能容易玩物丧志、可能没有自制力、可能没有上进心,从而导致了对方看不到和你继续恋爱的必要性,于是决定和你分手。
在错误的地方自我改变,效果是有限的。
你会发现,可能刚开始的时候因为你的承诺,几天你没有打游戏,对方可能选择原谅,因为舍不得,所以想要看看彼此是不是还有机会。
但是如果时间一长,对方发现,你虽然不打游戏,但是本质的问题还是没有改变,你还是非常的不求上进,你的生活一样是一成不变,这个时候对方就会加倍的失望,认为这段感情无药可救。这就是所谓感情当中的治标不治本,效果有限。
所以今天借助这个话题,想要和各位挽回者探讨的是,尽管有些挽回者可能看到了背后分手的本质,也愿意坦承自己的弱点,但是这还不够。
你要让挽回真正能产生功效,就是要订出一个“真实的计划”。 了解自己的问题后,要认真去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
在这篇回答中,我主要想要探讨的是关于在挽回中“自己到底要什么?”这个问题,很多人觉得,这听起来很简单啊,难道有人会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吗?
但我得说,定义愿景或者说定义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一个很多人会卡住的点。
根据我自己的挽回观察,大部分抱持着疑问,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的人,通常99%都没能在这一个点上有所突破,当然至于不愿意承认自我弱点的人,当然是绝对定不出对的目标,因为他们停留在更前面——没有意识到错误的本质。
因为每次有挽回者来找我问他是不是该挽回?我去求ta有没有用?我能挽回吗等等问题时,我其实都会先丢一个问题:“你要什么?”
有趣的是,每次听到我这么问,大部分人都会先翻白眼,一副“这我还会不知道吗?”的表情。可是等我继续往下问,通常会发现几个状况:
【状况一】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
状况一的人一般给的答案都很笼统,比方说“我不想放弃”、“我觉得我们很适合”、“我希望赶快结婚”。 可是,这类话一听就知道是定位不明确,根本就没仔细思考的回答。
比方说曾经有个挽回者是这么回答的:
ta说:“我要的很简单啊,就是觉得我们很合适”。
我笑说:“真的这么简单?”
我就又继续提问,“如果你们两个和好了,可是你们目前的问题还是存在,你们还是要异地,ta还是喜欢冷暴力,这样你也可以接受吗?”
ta想了想后回答:“那不行。 我希望最少我们可以搬到同一个城市生活。”
我说:“那搬到同一个城市生活,同居了,如果对方和你有了矛盾,你怎么办呢?”
ta想了想说:“应该暂时不会同居,我希望我们还能够有一段时间的相处。”
我说,“你还在考量什么呢?”
ta说,“嗯… 或许,还在考量我们是不是真的合适彼此….”
你看,这样一问之后,你发现当事人其实要的根本不清楚彼此到底合不合适,只是因为分了手,事情没有按照自己的预期,然后用一个通用的挽回理由来确定自己的目标,但是仔细想想之后,其实复杂得多。
换言之,一句简单的话常常不能代表大部分人目标的全貌。越问会挖出越多需求、越多需要考虑的问题。
唯有逼着ta具体定义清楚目标时,他才会思考“目标背后真正的内容”。 那些常常把“我要的东西很简单,怎么总会得不到”的疑问挂在嘴边的人。原因其实通常都在于没想清楚,所以常常努力在错误的方向上。
【状况二】无法接受真正的自己
有些目标大家之所以拿出来讲,并不是自己真的深思熟虑过,而是因为那是“正确”的答案。
比如可能是从小被父母灌输的观念、可能是社会主流价值、可能是周围人都选择的、可能那目标听起来最道德严谨,或什至只是因为那目标听起来很酷,当那答案讲久了,自己什至都被蒙骗过了。
这类事情很常见,尤其很多人来问感情问题时最明显,明明你看他很痛苦想要追某个他喜欢的异性。 但你真问他,他说“可是对方有男朋友了”。 “所以你想忘记对方吗?” “哎呀、也不是,只是….”
你看,若不愿意对自己坦承。 不愿意接受自己想要的是某种“政治不正确”的东西,那最后又怎么可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呢?
【状况三】没能确定自己最核心的需要在哪里
比方说有人来问说关于挽回旧情人的议题。 我给他一个建议,这建议可能有点点委屈求全。 她就会生气起来,说:“这样不是太便宜他了? 为何我必须这么委屈?”
没人要你这么委屈啊。
你当然可以报复、可以责备、可以一走了之、可以让对方不悦或是生气。 可是做法本来是该跟着目标而来的;既然你一开始说要不计一切挽回,表示尊严与公平应该是你愿意达成的目标所牺牲的代价吧?
结果当牺牲太大时、又觉得不公平、觉得无法自我平复,那所谓不计一切云云,根本是没想清楚的冲动话语。
一开始自己就该想想,到底是公平对自己重要?还是得到想要的结果重要?还是出一口恶气重要? 又要挽回、又要报复,基本上目标可说是相互牴触,最后只会让自己什么也得不到。
此外,如果优先级不先自己排好,别人其实也根本没办法提供什么面面俱到的方法的嘛。
以上几种状况,是每次跟苦恼的人聊天,几乎都会上演的剧情。 好玩的是,当事人每在一开始都都很坚持“我当然知道自己要什么”。 只是透过好的引导,总是会发现各种“口嫌体正直”的状况。
可惜的是,很多人什至还缺乏有人帮忙引导,所以最后总在错误的地方找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后又往往太急着进入执行阶段、学一些小技巧之类的事情,自然结果就更难有重大突破。
对于不喜欢但必须做的事情呢?
当然,有人可能会问“也有些时候,我们订出某个目标,是因为我们该去做、而非我们很喜欢。 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这点当然是OK的,只是事前的自我认知、以及自我说服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换言之,目标必须是想清楚、深思熟虑、并跟自己对话后的结果。
因为对大部分的人而言,只要你不是自发性想做某个事情,你就只会在逼得不得已的状况才会花时间心力去投入。 相对于你的竞争者,他们很可能享受做那件事情,把那事情当成娱乐。 你要在这种状况下竞争胜利,几乎是很困难的。
换言之,你必须让自己“真心相信”那个目标是自己必须达到的,否则将很难让自己认真投入在那件事上面。 若心不能被说服,最后这选择有可能一下就被放弃了,什至在面临多个选项时,自己会犹豫并痛苦起来。
这也是为何我右上角那一格写的是“真实愿景”。 不只是愿景、还必须够真实、或够说服自己。 若非如此,那你其实等于根本不清楚自己的目标为何。
有人可能会问了:“那怎么样做,才是好的真实愿景呢?”
我觉得必须满足下面五大点
1. “目标必须是本心接受的”
不要拿别人的价值观当成自己的目标。 必须根据自己的真实需求来定义自己想要什么。 如果自己想要的东西跟客观评价的目标有牴触,想办法找出自己为何想要那样的东西。 承认自己的弱点,并试着理解那一块。 你不需要非要做社会认为是对的事情,而是要做自己想要的事情。
毕竟我们内心其实有个隐藏的评分机制,负责处理各种事情的相对分数。 当那些该做的事情(比方说好好念书),在跟别的事情冲突时(如出去玩),我们心理的评分机制就会出来主导决策。
换言之,当你没办法让自己“真正相信”某个目标是能带来极大价值时,心就总是会选择“短期效用”最大的那一边。
所以,当你不能下决心坚持某个事情时,通常都是因为那个长期目标、其实你根本连自己都还没说服。 因为你对与目标认知的不够彻底。 没办法具体描绘得到这目标后的价值在哪里,所以你在面临冲突时,才会追寻短期效用。
比方说,想减肥一直减不下来的人常常就是如此。 你若问当事人是否想减肥,谁都会说“当然想囉”。 可是当有美食时、要运动时,当事人其实会选择推到明天再说。
这表示在比较后,美食的乐趣还是比变瘦后大家称赞的效用来的高。 所以对当事人而言,减肥其实还非一个本心认同的目标。 充其量只是“我其实该这么做”的某种呢喃罢了。 这样不管你做什么执行策略的设计,最后都不可能成功的。
所以要解决,要先回到右边的流程、也就是承认自己“其实想减肥的心,根本还不够强”。 然后再来反思,如果真打算减肥、那达成这目标的好处到底在哪里? 是否真的有比享用美食更重要呢?
如果你能归纳出真正能自我说服“这件事情非做不可”的理由时,你才有可能真的把这件事情当一回事。 后面订出的策略与执行步骤,你才有可能会有纪律的遵守与执行。
2. “目标必须完整与具体”
大部分人想的目标都过度含糊、简化、且无法量测。 同样以减肥而言,大部分人的目标通常仅是“我希望变瘦”。 想变瘦、这根本称不上是一个目标。 因为这样的陈述并不具体,也不明确,也无法自我日后验证。
你要让自己真正能考量目标的进展,你必须让这目标非常具体。 比方说影像化,想象一个你希望变成的明星,然后根据那个明星来量化各类“可被量测的目标达成标准”。 比方说体重、体脂率、腰围、手臂尺寸等。 这样后续执行规划时,你才知道自己该怎么进行。
工作上的目标也是一样,不要订一个含糊的目标:“我想转入项目的产业”。 想个具体的人,比方说“我想在十年后做跟Bryan一样的工作。”这样你才会知道接下来十年你该怎么规划、要学哪些东西、要做那样的工作、以及自己还缺什么。 这样才能让目标变为具体的规划。
3. “目标必须360度的思考过”
当你订出一个目标后,你不要只想目标达成时满足与快乐的部分。 很多人在想目标时,只想快乐的部分。 想说这事情若达到,自己将能多快乐啊。
可是,只想快乐的部分,就很容易把目标订得过大。 比方减肥变漂亮谁不想呢? 只想着变漂亮,就可能定出想在两个月内瘦20公斤的目标!
可是回到现实,这么短时间要激烈减肥对身体很伤,过程中也必然很辛苦。 这种极度艰困的目标,在执行时你的身体会因为太难、而在潜意识抗拒的。 所以当你视觉化你的目标时,还要考虑目标的“负面因子”,也就是代价。 平衡代价与目标,这目标才会是个可行的目标。
4. “目标必须对自己诚实”
目标是自我面对用的,不是拿来做为公民与道德的演讲比赛用的。 所以不要刻意选一些“政治正确”的目标。
自己如果真的喜欢某个不道德、不公正、不正直、不理性、什至不善良的目标时,先不要急着把那意念藏起来。 好好拿出来分析一番,为何自己要那个? 要那个的代价如何? 代价是否是自己能承受的?
先学习自我面对、让理性主导做相关的自我剖析,而不要把念头强迫藏起。 因为无论你如何否认,心最后还是会很诚实的。 勉强自己接受一个不是自己要的东西,最后就算达到了你还是觉得不对劲。 届时只是让你绕一大圈罢了。
5. “用极端的状况检证目标不足之处”
人容易把事情想得太简单,觉得只要得到某个东西我就会快乐。 这时候,请试着想想梦想若以某种“极端方式”达到后,自己会怎么反应。
觉得“有份稳定工作”是目标的人,想一份可以满足这单一条件,但是其他条件有可能极端糟糕的工作。
比方说,很稳定可是只是重复贴邮票的工作。 这是否还是自己想要的? 很可能你就会发现,工作有趣与否跟稳定一样重要。
那透过这方法不断模拟、不断自问自答,也可以让你更清楚知道自己到底对目标定义的有多周延。
最后
小时候我们都学过,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也因为这样,目标其实比妳我想的难定的多。 因为所有的快乐都有一个代价要偿付。 如果你不把这些都考虑进去,那订出来的目标、充其量只是个空想罢了。
之后你不往那边走倒还其次,最怕的是努力半天、好不容易达成目标后,你才发现“啊~ 这实在不是我要的啊!”若是这样,那就实在太悲惨了。
讲起来这好像很可笑;但这却是绝大部分的人,最常遭遇人生问题的一切起点喔~
标签: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gzkyz.com.cn/article/199957.html
安阳情感久十二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Copyright 2005-2020 www.gzkyz.com.cn 【可可情感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21020401号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