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21 06:03:46作者:北京脉搏图片:未知人气:+
鼓楼位于北京城南北中轴线的北端,南北中轴线南起永定门,经正阳门、午门、故宫三大殿,越过景山,止于钟楼。鼓楼及其以北100多米的钟楼,像两颗辉煌灿烂的明珠,镶嵌在这条中轴线的最北端,巍峨壮观,风格独特,是北京古城建设格局的重要标志。
鼓楼历史沿革暨修缮纪实
鼓楼始建于元朝至元九年(1272年),初名齐政楼,(取齐七政之义。金、木、水、火、土、日、月)。后毁于火。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年)重建。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重建宫室的同时,又在原址以东重建了鼓楼。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鼓楼遭雷击被毁后重修。此后,在清嘉庆五年(1800年)、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先后对鼓楼进行过修缮。
1986年,油漆彩画工人正在对鼓楼山花(梨花寿带)更新进行彩画
民国时期,是否对鼓楼进行过修缮,未发现有文字记载,但据解放前天顺营造厂老工人王广胜(现朝阳区政协委员,年已83岁)回忆说,1941年(敌伪时期)鼓楼曾进行过修缮,他当时是木工。另据当地老住户武文斌(现年76岁,住鼓楼西大街15号)说:“鼓楼在日本时期修缮过,大约在1940年左右,是鼓楼东天顺营造厂承建的工程。”
他当时开劈柴厂,收过鼓楼拆修后不用的废料和旧木料。原故宫古建部高级工程师王璞子(即王璧文1986年3月28日曾来鼓楼),他说:“在民国31年前后(1942年)修过鼓楼,承建单位是天顺营造厂,经理姓杜。当时是挑顶和油漆彩画。设计单位是伪北京市工务局。”在1984年鼓楼修缮时,发现有北平琉璃窑厂制造的琉璃瓦件(原件现仍保存,瓦上刻有该窑厂字样)。据此足以说明,1941年前后,鼓楼曾进行过一定规模的修缮。
鼓楼通高46.7米,建筑面积为2736.27平方米。总占地面积为6865.5平方米。三重檐,歇山顶,上覆灰筒瓦,绿琉璃剪边,是一座以木结构为主的古建筑。四角飞檐有四根擎檐柱支撑,更显示出它的雄伟壮观。初建时为以鼓报时的场所。民国13年(1924年),薛笃弼(山西人,冯玉祥部下)任京兆尹(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改前清之直隶省顺天府为京兆区,直属中央,管辖大兴、宛平、通县、昌平、涿州等24个县。尹为该区最高行政长官),他改“齐政楼”为“明耻楼”,在楼上陈列展出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屠杀人民和抢劫财物的图片、实物与模型,供人参观,以示不忘国耻。
其后,鼓楼先后又被辟为“京兆通俗教育馆”、“北平市第一民众教育馆”,并附设儿童游乐场(有碑文为证)。解放后,这里成为一处文化园地,先后有东四、东城文化馆设在此地,并在鼓楼后,利用马道的坡道,设有露天小剧场。1958年并区后,鼓楼确定划归东城区,文化馆由东城区政府文化科领导。1985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正式成立钟鼓楼文物保管所,任命郑毅为第一任所长。
1968年前后,由于改善交通以及灾难性的“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的冲击等原因,北京古城遭到严重破坏,除保留了正阳门、德胜门箭楼、东南城角楼以外,其它所有的城门、城墙全部被拆除,使古城的面貌受到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为了保护古城的建筑风貌不再遭破坏,特别是保护好这条闻名于世的中轴线,1983年底,在北京市副市长白介夫的主持下,决定对钟鼓楼进行大规模修缮,并逐步把钟鼓楼地区建设成劳动人民文化娱乐的场所。这样做既保护了古建筑,又为国家旅游业增加一处很有参观价值的场景。这一决定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
鼓楼自清嘉庆五年(1800年)和光绪二十年(1894年)重修后,历时近百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鼓楼经历了帝国主义入侵和自然灾害的破坏。特别是1976年唐山发生的7.8级大地震,据鼓楼附近众多居民回忆说,地震时鼓楼左右摆动,二层木架嘎嘎作响,声似鞭炮。从外观看鼓楼虽然还是一座完整的建筑,但“伤痕累累”。
多数翼角已明显下垂,其中二层檐的东南和东北翼角下垂最为严重;东南角的擎檐柱已向外倾斜,脱离翼角;挂檐板有三分之一糟朽;二层回廊地面滑坡;北廊东廊地面与墙体间已有明显裂缝;北面和西面部分檐柱已糟朽;彩画灰皮脱落更是普遍现象。人们进入鼓楼二层天花板以上查看大木结构时发现,部分加固梁檩的铁活儿已松动,木结构衔接部分有明显缝隙和移位现象,少数大木糟朽或变形。而其它隐蔽部位的损害,则只有待拆开以后才能看到。真是险象丛生、触目惊心,已经到了非抢修大修不可的地步。如等到倾圮再修,耗资之大,不堪设想。
根据上述勘察情况,1983年,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与北京市第二房屋修缮公司古建处就鼓楼的修缮曾草签了协议。协议遵照《文物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以保证鼓楼修缮的质量。市文物局派刘建业等5人,于1984年2月初,对鼓楼进行了将近一个月的面勘察实测。3月14日上午,在市文物局办公室由副局长彭思齐主持,召开了重新商定鼓楼修缮方案的会议。会上,主管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进行了研究,达成了一致意见,制定出“鼓楼修缮方案”。
在拆鼓楼正脊中央脊筒时,发现有一木制方盒,这就是鼓楼的“镇物”。打开以后发现,里边只有一些五谷杂粮、五色丝线和金刚经一卷,此外别无他物(此物现存于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
1984年7月26日,在复原正脊时,又在正脊中央脊筒中放置一个木盒,盒内装有此次鼓楼修缮方案和大木加固计算书一份,另鼓楼修缮记略一件。现将该文抄录于下,以备后人重修时查阅。
鼓楼正脊安装记略
甲子仲夏,风微日暑,淡云如轻烟之飘渺,骄阳似火伞而高涨,古建工人挥汗如雨,奔走操作于烈日之下,自癸亥岁末(公元一九八四年元月四日)始,鼓楼始以五百余岁高龄得第五次大修,至今已半载有余。今正脊以原位更立,其古朴风姿犹存。余等身负监造之责,窃以其重展旧颜而欣喜。
遥忆拆脊之日,春寒料峭,乍暖还寒,烈风劲扫,烟尘蔽日,取正脊之匣,得金刚经一卷。而今匣脊复位,欣逢晴日,原经已不可复入,遂受众人之托,写记以志之。
时甲子年六月二十一日(公元一九八四年七月二十日)午后。
承德 刘建业撰文
北京 阎公展书折
奉折人:
郑 毅 (鼓楼修缮办公室主任)
刘建业 范卫垣 邓建忠 王双喜
刘景伟 刘胜利 谷金龙 郭孟喜
邢立业
为修缮鼓楼而搭的脚手架,在近代建筑史上也是少有的。共用杉篙11000根,脚手板4000块,底层5排架木,逐渐收缩到40米高的三层檐。若能在外部找一支撑点,把鼓楼提起来的话,架木可巍然挺立(即全部脚手架与鼓楼整个建筑没有丝毫接触,是在鼓楼四周干插搭起脚手架的)。这个架木不仅要承担近200号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在上走动施工,而且还要承担几十吨重的建筑材料,堪称架木史上的一绝。承担架木施工设计的是北京市房修二公司古建处架子队队长邢立业,当年只有47岁。这个杰作经建筑界专家鉴定,获得同声赞扬。
1986年3月29日下午3时,钟楼正脊揭取“镇物”
我国的古代建筑,除自然损坏以外,多毁于火。所以,这次鼓楼修缮时,北京市公安局消防总队特派出一个消防班和一辆消防车常驻鼓楼工地,同时还提出了在鼓楼二层安装自动灭火系统的设想,并经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工程师郝凤德同志设计。整个系统包括水泵的设置、消防管线的走向及感烟控制器的电路,以及其它配套设施的土建工程。整个消防设施的施工分三个阶段进行,共计投资39万元。这套自动灭火系统的功能和作用是,当鼓楼火灾初起时,烟雾能通过感烟探测器转变为电子信号,传导给区域报警器发出警报,并同时传导给水泵起动装置,通过固定管线,使起火处喷洒头开始工作,发挥扑灭初起火灾的功能。这套设备是我国首次安装在古建筑物的自动消防系统,为保护古建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鼓楼原来的避雷针是安装在正脊和戗脊上,只引下两条地线,为了增加鼓楼的安全系数,这次采用了网状避雷系统,并同时引下四条地线。经测试,电阻低于4欧姆,符合设计和使用要求。
鼓楼登楼石阶高而陡,游客上下既不方便,又不安全。设计中曾考虑过多种方案,如在鼓楼北侧设电梯间;改造登楼石台阶使之趋于平缓;或在鼓楼西北侧另开一券门,使之直通二层,设电梯载客。后经文物专家研究认为,这些方案不是影响鼓楼外观,就是破坏内部结构,不符合《文物法》有关文物修缮的原则。后来无意中发现,在登楼石阶第一级中央,有一个被泥土堵死的圆眼,直径约4厘米,很有规律。说明至少在民国年间鼓楼对外开放时,为了游客的安全采取过措施。在此基础上,经文物专家同意,在台阶中央恢复一道扶手,既节约了投资,又保持了文物旧观,同时也保证了游人的安全。
鼓楼原来没有固定的照明设备,在这次修缮中,不仅在登楼通道和二楼暗层增设了照明,还请北京市红灯厂为鼓楼专门设计并安装了形式不同的19盏大型宫灯。为了增添节日的气氛,在鼓楼二层回廊檐柱之间的额枋上安装了电源插座,以便节日挂彩灯时使用。
关于鼓楼主要报时工具——更鼓,据记载原有更鼓24面。现仅存1面,直径1.4米,高2.22米,是用整张特大牛皮蒙制。南端鼓皮无存,北端鼓皮上有多处刀痕,是庚子年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罪证之一。关于当年击鼓报时的方法,老北京流传有“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反复两次,共108响之说。
据考:一年12个月、24节、72候(古时5天1候,1个月6候,12个月72候)。12个月加上24节,再加上72候,整108。明朝郎瑛在《七修类稿》卷四中解释说:“扣一百零八声者,一年之意也。”又据考:和尚用的佛珠也是108珠;大臣上朝时使用的朝珠也是108珠,来历相同。在元明两代,鼓楼击鼓时,以铜刻漏为度。到了清代则改为时辰香计时。每晚七时“定更”,亦称交更。司鼓校尉以“对灯为号”。钟声响,城门关,交通断,叫“净街”。以后每个更次击鼓两通,共108声,直至五更。
据《日下旧闻考》引《图经志书》载:“鼓楼上置铜刻漏,制作极为精妙,故老相传,以为宋朝故物。其制为铜漏壶四:上曰天池,次曰平水,又次曰万分,下曰收水。中安铙神,设机械,时至,则每刻击铙者八,以壶水满为度,涸则随时增添,冬则用温云。”
此次大修,鉴于旧鼓已残破不堪,1987年由北京市民族乐器厂,按照旧鼓尺寸(鼓高2.22米,最大腰直径1.71米,腰围5.36米,鼓面直径1.40米),重行复制了两面更鼓,亦采用特大整张牛皮蒙制。在筛选大张牛皮时,费了不少周折。首先要够尺寸,第二,牛皮面不能有丝毫疖、疮等病伤,第三未受过外伤。
这两张大而好的牛皮是由北京市屠宰场从500多张特大牛皮中精选出来的。鼓架亦仿旧制,由房修二公司古建处承做。两面更鼓于1987年6月11日吊置于鼓楼二层大厅内原旧鼓的两侧。吊装时,因楼道狭窄,大鼓不能进入楼道,于是先搭好脚手架,用卷扬机引上,由鼓楼北侧吊到鼓楼二层。吊装那天,场面十分热闹壮观。参加吊装仪式的有市、区领导同志,还有文物局、旅游局的有关负责同志。过路的行人和当地的群众近千人观看了这一场面。
鼓楼周围建制变化也不小。原鼓楼南面马道,因妨碍交通被切短,修成现在的阶梯式坡道。随之,南门和南面围墙向北侧缩进21.42米。据《乾隆京城图》所示,鼓楼南马道两侧,各建有“值房”三间,何时何因拆除已无从查考。另北面马道也切短13.6米,作为东城区文化馆露天剧场的舞台(后改为封闭式剧场),还建了若干间红砖水泥瓦顶平房,作为文化馆开展文化活动之用(此次已全部拆除)。
鼓楼四周围以不等八角形蘑茹顶矮墙,高1.5米。南面开须弥座拱券式随墙门,上覆绿琉璃瓦顶。东、北、西是敞开的10米通道门,另开东北、西北、西南、东南角门,各宽1.5米,内侧立有石柱。解放后,为了便于开展活动,北门和三个角门被砌死,墙体加高到2.3米,只留南门、东门、西门和东北角门。此次大修,又恢复旧制,重建了北门,与钟楼南碑门相对。
门底座用的迎面石、抱角石、腰线石均为河北省曲阳县所产。鼓楼北门通高9.2米,面宽13.1米,进深4米,为一高两矮歇山顶仿古建拱券式三连门,气势宏伟。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鼓楼原本以南门为正门,由于突出北门,就使鼓楼在建筑规制上倒座了。尤其由于南门外,正当交通要冲,门虽设而常关,给人以错觉,认为钟鼓楼是南北中轴线上独立的一组古建筑。实际上,钟鼓楼是古城北京南北中轴线上最北端的终点,它与中轴线和古城规划格局是密切相关的。
钟楼历史沿革暨修缮纪实
钟楼始建于元代至元九年(1272年)。据《析津志》载:元代钟楼为“阁四阿,檐三重,悬钟于上,声远愈闻之”。后毁于火。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元大都万宁寺中心阁的旧址重建。后因屡遭火焚,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奉旨重建。重建时为了防火,整个建筑全部采用无梁拱券式砖石结构。现存“乾隆御制碑”详细记载了当时修建钟楼的情况。
1941年正在修缮中的鼓楼
在钟楼二层北山墙东下肩砖上刻有“MAINOLDI.1901”字样,经鉴定是意大利文字(译音为“梅诺地”)。1900年八国联军曾攻占北京,此是否意籍官兵所刻,无从考证。
钟楼通高47.9米,总占地面积574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477.98平方米,重檐歇山顶,上覆黑琉璃瓦,绿琉璃剪边。钟楼底部为一高大的砖石墩台,四面开券门,券洞内呈十字相交形。东北角开登楼门,蹬75级阶梯至二层。钟楼二层大额枋、斗拱、檐椽和暗窗均系砖石精雕而成,两侧山花配以琉璃砖拼成的金钱寿带。楼上正中有木制八角形钟架,悬挂着明永乐十八年铸造的大铜钟一口,重约63吨。四角建有拱券式声道,钟声通过“声道”的回旋和共鸣,使人们听起来更加浑厚绵长。
在此铜钟之前,钟楼上曾悬挂过一口铁钟,钟体通高4.2米,钟下口直径为2.4米,重约25吨。因铁钟声响不够洪亮,于是又新铸现在沿用的铜钟。铁钟被调换下来,置于鼓楼北墙外。1983年底准备修鼓楼时,北京市文物局决定把铁钟移至大钟寺收藏。
清乾隆十年至十二年(1745年—1747年),仅用2年时间,即建成现存的钟楼,迄今已近250年。1976年唐山大地震,将钟楼正脊西端大吻(吻体高约2米,重约1000.公斤)震向北坡摔碎。受地震影响,券脸、角柱、腰线、额枋等石活儿均有部分损伤。此外,由于屋顶年久失修,个别部位有渗漏现象,顶部长了杂草、小树,危及结构。二层券脸上均有部分鼓裂现象。
室内地面向内倾斜造成雨水倒流。须弥座两侧中央上枋、上枭石料剥落,深度约3到5厘米。钟楼墩台西北角由于裂缝造成轻度外闪,高度在距地面三分之一以上。墩台的四面墙体城砖酥碱量约占30%。幸好钟架未发现断裂、弯曲变形等现象。可见当年用料之严格和高质量。吊挂的63吨大钟历经近250年而依然挺立无恙,足资后代人借鉴。
此次大修时,对木质钟架,使用药物毒杀(用“他拿利思”药水刷两遍);旧铁皮全部拆除,重新包以0.75毫米镀锌皮并刷了铁红色油漆;钟架底部四面新添汉白玉地栿石一道,凿眼装铁护栏,以保护大钟及游人的安全。
为了使重修钟楼顺利进行,由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古建研究所工程师王世仁及韩扬、沈阳、晋宏逵等技术人员组成技术小组,负责技术指导。由房修二公司古建处(后改为古建分公司)二队队长陈宝祥和李志诚、分队长姜诗书、老工人宋进朋负责施工。
1986年3月29日下午3时35分,钟楼拆正脊,由东城区文物管理所董海,钟鼓楼文物保管所郑毅、吕春起、朱英丽、周小平,古建分公司二队姜诗书,登上钟楼楼脊,取出钟楼的“镇物”。“镇物”装在一个木制盒内,木盒(310毫米×245毫米×55毫米)已部分糟朽。大木盒内套有一个铅、锌合金盒(300毫米×235毫米×45毫米),盒内装有宝石5块,金钱24枚,上有“天下太平”字样,背面刻有满文,中方外圆;另金、银、铜、铁、锡小元宝5个,以及五色丝线、绢和五谷杂粮。五条绸带上有“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王枢宝经”字样。
据解放前天顺营造厂老工人王广胜(现年83岁)说,他于1941年敌伪时期曾修过钟楼。在这次钟楼顶层揭瓦时,确实发现了“北平琉璃瓦厂制造”的瓦件(此种瓦仅存一件,现存钟鼓楼文物保管所)。此次发现镇物中的金钱是包金的,而解放后重修大的古建筑,正脊中均发现有金银财宝,但金属物均系纯金。钟楼于敌伪时期挑过脊,是否复制品,姑且存疑。
1986年11月11日上午10时,钟楼正脊复位时,按原来尺寸,另制一铜皮盒,内装有钟楼修缮的日期、修缮方案、修缮纪略一文,置于钟楼正脊中央的脊筒中,以备后人修缮时查阅。参加置放的有郑毅、宋进朋、吕春起、朱英丽、孙建宁。修缮纪略全文如下:
钟楼修缮纪略
燕蓟旧都,范阳古郡,钟楼司辰凡百年,岁月荏苒历六代,欣逢盛世,文明古迹得以重修。乙丑冬月,鼓楼工程方竣;丙寅孟春,钟楼脚手又起。自春及夏,雨水连绵。然钟楼旧貌,转瞬已展新颜。六月中旬,欣闻钟楼将立正脊,转思北城一大古迹,又将流传百世,京华民众,孰不为之欣喜庆幸?欢悦之余,登楼远眺,西南三海涟漪,荷翻浪动,犹添无限新凉;东北四路阡陌,巨厦接天,更增几番豪迈。古堞危楼,磅礴于绿水广宇之间;黄钟大吕,久垂于千秋万载之世。欣欣然命笔于钟楼之侧。其时为丙寅年六月二十六日(公元一九八六年八月一日)亥正。
承德 刘建业拙拟
北京 阎公展书折
钟楼得以重修,更增添了古城北京中轴线的光彩。为了保护好这座驰名中外的古代建筑,重要的问题在于防火,特别是防止雷击,其次是供电线路统一管理。
钟楼修缮前,东、西两侧各一组地极。这次重修时,为了保险起见,东、西两侧各增设一组地极,共设地极4组。经测试电阻小于4欧姆,符合设计要求。
钟楼原来单独设电表,与鼓楼分属两条供电线路。这次钟鼓楼修缮时,增设了双路供电设备。因此,钟鼓楼之间市场(设有分表)和钟楼通过地下电缆,改为统一由鼓楼配电室供电(钟楼原分电表已拆除)。这样不仅改善了钟楼的供电条件(由单路改为双路),而且更便于对供电线路及各种电器设备的管理。
为了保持钟楼风貌,尽量少搞附属建筑,1989年4月,经市文物局有关部门同意,在钟楼三联门东侧建起一座铝合金售票室(当时因原有西侧值班室拆除,为了开展参观活动需要,应急建了这间铝合金办公用房)。因明显地与钟楼古建格局不协调,引起一些议论,好在能拆能装,俟以后再解决。1989年,经市、区文物局批准,在钟楼东南和西南两侧各建三间营业用房,均为仿古建形式。
关于建设钟亭的问题,部分专家坚持把永乐大铁钟运回来,置于钟鼓楼广场之中(即前文提到的运到大钟寺的铁钟),因为它本是钟楼的原物,放置大钟寺没有意义。部分专家认为,把永乐大铁钟运回来,在钟鼓楼之间建钟亭置放也不尽合适,还是待钟鼓楼地区扩大整治范围时,再找一适当地点置放为宜,后终因有争议和资金不足,未能把永乐铁钟运回钟楼。
此次修缮从1986年1月21日搭脚手架开始,到1987年12月21日钟楼主体修缮完毕,历时近两年,共耗资76.6万元。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北京脉搏”,如需转载请至公众号后台联系。欢迎关注官微:beijingmaibo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gzkyz.com.cn/article/158925.html
北京脉搏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Copyright 2005-2020 www.gzkyz.com.cn 【可可情感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010517号-4
声明: 湖南华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