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12 07:15:31作者:狼群讲历史图片:未知人气:+
1955年授衔之前,毛主席曾这么说道: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授衔时。
其实早在1939年,八路军就已经决定要实行军衔制。根据1939年5月八路军总部颁发的训令,我们可以得知,一二零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新四军军长叶挺在当时被授予的都是中将军衔。
但那时候还在打仗,再加上国民党仍然对共产党虎视眈眈,因此这次授衔工作最终被暂停。不过有时候为了方便工作,还是会临时性地进行授衔,就比如1945年苏联出兵东北,为了协调中苏两军之间的行动和工作,彭真、陈云、叶季壮就被临时授予中将,伍修权被临时授予少将,段子俊、莫春和就被临时授予上校军衔。
当然了,等苏联红军撤出东北,他们的军衔也就自动取消了。
1946年2月,因为《双十协定》的签署,这让全国人民看到了和平的曙光,于是中央便再次决定,进行评定军衔的工作。但由于蒋介石悍然发动内战,因此这项工作就再一次地暂停。
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内局势较为稳定的情况下,1950年7月,时任人民解放军总干部管理部部长罗荣桓在中央军委会议上便提出,总干部管理部准备进行军衔、奖励的准备工作。
也是在这一年,朱德在总干部管理部开会的时候也明确提出,要建立军衔制度,尽量争取在第二年的服装上把军阶标出来。
如果不是因为朝鲜战争的爆发,这次的授衔工作也不会又一次地停止。不过朝鲜战场上的彭德怀在抗美援朝的过程中发现,朝鲜军队是有军衔的,而中国军队是没有军衔的,这就导致在指挥上出现了很多不便。
再加上后期与美军的停战谈判,更是因为军衔问题引出了不少麻烦,这让彭德怀意识到,规定职务识别,已经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
也就是说,实行军衔制已经是箭在弦上,军衔评定工作是应该再次启动。于是在1955年2月17日,军衔实施委员会成立,主任聂荣臻,副主任黄克诚、萧华,庞大而繁琐的军衔评定工作便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其实在1955年的首次授衔中,在元帅军衔之上,还有大元帅军衔。能被授予大元帅军衔的,自然是众望所归的毛泽东毛主席。
但毛主席是态度坚决,不管别人如何劝说,毛主席都不同意自己被授予大元帅军衔,他还说道,
你们搞评衔,是件很大的工作,也是件很不好搞的工作。我这个大元帅就不要了,让我穿上大元帅的制服多不舒服啊!到群众中去讲话多不方便呀!
不仅仅是毛主席,元帅候选人名单上的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也是坚决辞去元帅军衔。也正是在毛主席的建议下,原则上已经到地方上工作的部队干部都不参与授衔。
在授衔之前,有很多人纷纷向上级和毛主席打报告,要求降低自己的军衔。
罗荣桓在给毛主席的信中是这么写的:
我参加革命时间比较短,对革命的贡献也很小,给我授元帅衔当之有愧,我恳请不要给我元帅军衔。
徐向前给毛主席的信是这么写的:
我们这些人是幸存者,许多战友牺牲了,如果他们不牺牲,元帅、将军应当是他们的。
叶剑英则是给毛主席提交了一份报告:
我诚恳请求,我最多摆在大将的军衔上。这是历史的定评。
许光达在得知自己要被授予大将军衔,先是找到贺龙,希望贺老总能帮帮忙,将他的军衔降低到上将,结果不管怎么说贺龙始终就是不同意。
于是许光达又找到彭德怀,结果彭老总是直接拒绝,无奈之下许光达只好给毛主席写信。收到许光达的来信后,毛主席不禁赞叹道:
五百年前,大将徐达,二度平西,智勇冠中州;五百年后,大将许光达,几番让衔,英名天下扬。
虽说许光达最后还是被授予了大将军衔,但是在他的坚决要求下,他所享受的待遇仍然是上将级别的待遇。
当然了,也有一些同志认为自己劳苦功高、资历深厚,应该拥有更高的军衔和荣誉。这也是为什么毛主席会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授衔时的原因。
就比如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孔捷、丁伟三人,他们就觉得自己的军衔评低了,在他们看来自己至少应该被授予中将军衔。虽说这是电视剧,李云龙三人也是虚构出来的人物,但也能看出在授衔之前,实际上还是有一些同志,对自己的军衔是十分不满意的。
但如果我们从客观的角度去分析《亮剑》这一虚构的电视剧故事,我们会发现,论军功、论资历,李云龙、丁伟、孔捷三人,也的确是只能被授予少将。至于中将军衔,他们还不够资格,还达不到标准。
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1955年的授衔要求,大多是按照1952年干部评级标准和1955年干部评衔标准进行的,其中:
1952年干部评级标准将干部分为9等21级:
一等:一级军委主席、副主席、总司令级。
二等:一级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级;二级军委委员级。
三等:一级正兵团级;二级副兵团级;三级准兵团级。
四等:一级正军级;二级副军级;三级准军级。
五等:一级正师级;二级副师级;三级准师级。
六等:一级正团级;二级副团级;三级准团级。
七等:一级正营级;二级副营级。
八等:一级正连级;二级副连级。
九等:一级正排级;二级副排级。
1955年干部评衔标准为:
军委副主席、总司令级及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级得评为元帅;
军委委员级得评为大将;
正兵团级,多数可评为上将;
副、准兵团级,多数可评为中将;
正、副、准军级,多数可评为少将;
正师级,多数可评为大校;
副师、准师级,多数可评为上校;
正团级,多数可评为中校;
副团、准团级,多数可评为少校;
正营、副营级,多数可评为大尉;
正连级,多数可评为上尉;
副连级,多数可评为中尉;
正排级,多数可评为少尉;
副排级,担任军官职务的可评为少尉,担任军士职务的可评为准尉。
在授衔时,李云龙、孔捷、丁伟三人的职务都是军长,也就是正军级,按照标准也的确是只能被授予少将军衔。
虽说授予中将军衔大多需要副兵团级或准兵团级的职务,但实际上还是有一名正兵团级和一部分正军级被授予了中将。虽说师级干部应该被授予大校,但实际上还是有不少师级干部被授予少将军衔。
而这就是李云龙、孔捷、丁伟三人不满的原因。在他们看来,凭什么有的军长是中将,他们这几位军长就得是少将?
更何况还有不少正师级干部也被授予少将军衔,这更是让李云龙三人感到不满。
那么先来看看在1955年,正师级干部要被授予少将军衔,需要符合哪些标准。
根据1955年3月总干部部召开的干部部长座谈会形成的意见,最后提出正师级干部必须符合下列三个条件之一者,才可评为少将:
(1)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入伍,现任正师级以上职务,德才较好,或德好才一般,历任团、师职务较久者(1940年8月20日以前任团职,1946年6月26日以前任师职,1949年10月1日以前任正师职)。
(2)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入伍,现任正师级以上职务,德好资深:(内战时任团以上职务抗战时期及以后不低于所引任职年限,或曾创有功绩)但目前因年龄、身体、文化等条件的限制才稍弱(或软弱)者。
(3)抗战初期入伍,现任军级职务,德才优秀,历任团、师职务较久者(不低于(1)所列任职年限)
基于这些标准,1955年一共有125名正师级干部被评为少将军衔,占首批授衔少将的总人数15.7%。这一比例并不大,因此总体上来看还是基本符合1955年干部评衔标准的。
而在1955年要想被评为中将军衔,还需要符合这几个标准:
一,红军时期担任师级干部;
二,抗日战争时期担任旅级干部;
三,解放战争时期担任军级干部;
四,1955年授衔时担任正军职干部。
也就是说,李云龙、孔捷、丁伟三人,如果想被评为中将,还需要同时满足以上这4个条件,因此授予他们三人少将军衔,于情于理都是公平至极。
首先,在红军时期李云龙只是团长,丁伟和孔捷没有说,但最多也只是团长级别。
抗日战争时期,他们三个也是团长。由于不满足这两个条件,他们三人自然无法被授予中将军衔。
当然了,李云龙、孔捷、丁伟三人,终究是小说和电视剧里的人物,是虚构出来的。但如果按照真实历史的眼光去分析,以他们的履历和战功,也的确是只能被授予少将军衔。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gzkyz.com.cn/article/151973.html
狼群讲历史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Copyright 2005-2020 www.gzkyz.com.cn 【可可情感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010517号-4
声明: 湖南华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