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04 14:30:25作者:云哥教育观察图片:未知人气:+
有种被孤立,是妈妈觉得孩子没朋友;
还有种被孤立,是妈妈觉得孩子太矫情。
都说人是社会属性的动物,而现实,群体真的是那样美好吗?
你是否也有过被孤立的经历?作为父母,你是否也害怕孩子被孤立?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被孤立』这个问题。(ps:本文讨论的仅是孤立,尚未上升到欺凌层面)
如果孩子在学校被孤立了,总有家长爱刨根究底地打探原因。
是孩子性格有问题,还是说运气不好总遇到这样的群体?又或者是说有一些其他的原因,比如说缺乏社交技巧?
其实我们都知道,性格不太好、太聪明、太笨、太精致、太邋遢、太调皮、太沉默、太有钱、太穷.....能想到的都有可能成为孩子被孤立的原因。
或是仅仅因为自己的观点、理念和部分孩子不同,甚至一不小心“得罪”了小团体kol,都有可能瞬间成为班上被排挤的对象。
孩子的想法很简单,先入为主的主观感受更强烈,一旦“不喜欢”、“看不惯”、“瞧不上”某个人,就会把这种情绪通过各种途径表达出来,不仅自己刻意疏远,更会拉上自己的朋友结成阵营,一起排挤和自己不一样的“另类”。
其实大部分人在学生时代或长或短都有过一段时间『被孤立』时光,如果发现孩子被排挤,与其纠结原因,不如先观察孩子的态度。
从心理学的视角来解读:当一个人在群体里感受到别人对TA不热络的时候,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
生气
自卑
无所谓
前两种其实比较好理解,而第三种孩子对被孤立在外的感觉的敏感度和承受程度相较不同。
现实生活中,太多人害怕自己与大众不一样,所以努力向大众靠齐,活成团体的模样。
可能班上这一阵子流行“认哥哥、拜把子”、或是流行“放学不见不散打篮球”、甚至觉得“太乖巧爱学习的同学是异类”......
有些孩子跟着“流行”随波逐流,而有些孩子就是非常有自己的想法,容易表现出“不合群”、“被排挤”。
之前看过《乌合之众》:当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会保留鲜明的特征,一旦开始融入群体,他所有的个性都会被群体所淹没。
总有一类人不太容易受外界情绪干扰,说是特立独行也好、高冷慢热也罢,这类不爱随大流的孩子对『被孤立』其实本就不太在意。
相反让他们难受的是来自父母态度——有一种“被孤立”是父母太希望孩子融入大团体,如果人际交往不达标,便给孩子贴各种负面标签。
对于这类孩子还望父母们手下留情,不太再给予过度的负面强化,相反一定要帮助这类孩子撕掉“不擅长社交”的标签,因为太过刻意的社交压力相反会让他们感到不适、丢掉自我,得不偿失。
针对第2类容易因为孤立事件而感到痛苦、生气、自卑的孩子,父母则是需要及时干预的。
孩子偶尔被孤立的情形并不可怕,但如果长期被孤立,对于高敏感的孩子就会给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他们可能会因此变得自卑、孤僻、行为怪异,甚至厌学,进而影响长大后的人际交往,一定需要及时制止。
孩子被孤立,在集体中感到不开心,正常的亲子关系中,孩子一定会向父母倾诉的,家长不要上来就给孩子贴矫情标签:还不是因为你内向、还不是因为你不合群……别的小朋友才不跟你玩。
而是要认同和接纳孩子伤心的感受,这是“共情”的体现,同时我们要坚定的让孩子体会到,爸爸妈妈一定会帮助你走出困境。
接纳孩子的感受,帮助孩子平静下来之后,就要和孩子一起分析被孤立的原因,并且和孩子一起商量解决方案。
如果孩子已经调整自我,做出改变,被孤立的情况却依然存在,此时家长一定要出马先帮孩子“拉拢”几个小伙伴,再帮孩子重回集体就不是难事了。
说在最后。
其实孤立不意味着孤独,灵魂若丰盈,便没有谁能真正孤立你。
孩子们需要团体,但总有一天也会脱离团体,回归自我。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父母不断帮助孩子调整认知,远离了从众的无意义活动,专注于自己。
总有一天,孩子们会知道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要和什么样的人为伴。
也会知道“我若盛开,蝴蝶自来”的真正含义。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gzkyz.com.cn/article/142870.html
云哥教育观察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Copyright 2005-2020 www.gzkyz.com.cn 【可可情感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010517号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