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情感网 > 情感生活 > 文章详情

人要死的前三天的征兆(人在临终前会有哪些征兆)

日期:2021-09-04 10:56:50作者:39健康网图片:未知人气:+

从古到今,人类对“长生不老”都有非一般的执念。

古代皇帝会招来各路道士,炼长生不老的“仙丹”,或者用数千名童男童女去交换“长生不老之药”。

到了现代,科学家们也不断探索延长寿命的方式,这不,谷歌首席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Ray·Kurzweil)就大胆预言:到了2029年,医疗技术将让人均寿命每过一年就延长一岁,人类将正式走上永生之旅。到2045年,人类将正式实现永生。

Ray·Kurzweil 图源网络

此言一出,就有人嘲讽库兹韦尔是个彻头彻尾的疯子!不过,未来的事谁说得准呢,现在的科学及时迅猛发展,说不定真的被库兹韦尔说中了!毕竟,在过去的30年间,库兹韦尔对未来预测的准确率超过了86%。

20世纪90年代,他曾预言计算机会打败象棋冠军。果真,在1997年,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加里·卡斯帕罗夫被IBM开发的深蓝计算机打败了;2005年,库兹韦尔预言,5年之后外语将可以被实时翻译成你的母语,并用字幕的形式在眼镜上出现。如今,大多数事实证明,库兹韦尔的预言惊人地准。

那么,库兹韦尔这次关于人类将实现永生的依据又是什么呢?他认为,在将来人类将与机械相融合,纳米机器人可以进入人类的血管,大脑会向云端上传数据。简而言之就是,人类可以在机械的帮助之下,进化成高级机器人,达到远离疾病、远离死亡的目的

死亡是自然的生理现象

对于库兹韦尔关于人类永生的预测,有人嗤之以鼻,有人表示赞赏。不管他的预言最后会不会成真,可以肯定的是,目前来说,死亡依然是人类的最终归宿。

小时候,你有没有发出过这样的疑问:人为什么会死?

世界上绝大部分的生物都会经历“出生 - 生长 - 成熟 - 衰老 - 死亡”这一阶段,我们的身体每天都在发生细微的变化,只是我们难以察觉。众所周知,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从人类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不断有细胞死亡。有的细胞死亡了可以再生,但有的细胞就永远消失了,这些细胞的衰亡之所以没有影响到我们的正常机能,是因为身体会自动更新和修复损坏的部分。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也在逐渐退化,比如血液循环变慢、关节变得僵硬、脑子变得迟钝、皮肤开始出现褶皱、白头发渐渐长出来等等,同时,身体的修复系统也会逐渐变弱。这时候,如果出现长期劳累、情绪低落等对身体的负面影响,还会加快衰老速度和死亡进程。

所以,我们应该正确地面对死亡,坦然地理解并接受。

不过,面对亲朋好友的死亡,很多活着的人会带有遗憾,有的是因为没有见上最后一面,有的是因为临终前没有好好陪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无法释怀。其实,人在临终前是有“征兆”的,如果身边的人能及时接收这些信号,遗憾可能就没那么多了。

那么,人临终前有哪些表现呢?

第一,视觉、听觉、触觉、嗅觉衰退,具体表现为听力下降,甚至出现幻听;视物模糊,看不清眼前的东西;嗅觉异常,闻不到味道;四肢疼痛,但是找不到疼痛的具体位置和原因。

第二,出现严重的排异反应,具体表现为腹泻、呕吐,直至脱水。

第三,呼出来的气不再那么暖,正常人呼出来的气是热的,因为血液流通正常进行。对于将死的人来说,器官正在衰竭,心脏输血功能已经慢慢停止了,血液的流动也变得很缓慢,所以呼出来的气温度更低,四肢摸上去也是冰凉的。

回光返照是真的存在吗?

有的电视剧里面会演一个将要死的人突然又“活”过来的场景,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将死之人回光返照的报道。这是真的吗?

医学上确实存在“回光返照”的现象,常见于病了很久、病得很重、精气极度衰竭的人,在临终前出现好转的迹象,然后短时间内病情又急转直下,突然死亡。

目前关于回光返照的原因,有学者认为是由于肾上腺分泌激素导致的。当大脑察觉机体即将死亡的时候,会指挥肾上腺迅速分泌出一些激素来应对,试图让机体得到好转,但最终无法改变本质的结局。

​也有人说,人死前出现回光返照,是人类天生的反应,觉察到了死亡威胁,想要拼尽全身力气进行生死挣扎,一下子释放出很大的能量,所以才会出现全部症状暂时消失的现象。但这点能量只够支撑一小段时间,在消耗完之后,还是免不了死亡的悲剧。

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有的人想好好活着,无奈却一身病痛。有的人明明拥有健康的身体,却不珍惜生命。生命诚可贵,我们在加强死亡教育的同时,还要学会坦然地面对死亡,人终有一死,在活着的时候,过好当下,享受生命,就没有遗憾了。

#健康科普排位赛##39健康超能团#

参考资料:

[1]《全球首个数字人类将诞生 虚拟技术成长生不老药?》.武汉晚报.2019-09-07

[2]《“临终关怀”需要“关怀”》.人民网.2016-07-01

[3]《预言 | 库兹韦尔:2030年纳米机器人将进入我们的身体》.网易科技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gzkyz.com.cn/article/97335.html

39健康网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
私聊 +关注

手机版 | XML地图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2020 www.gzkyz.com.cn 【可可情感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010517号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