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情感网 > 情感生活 > 文章详情

中国第六代导演(中国的六代导演及特色)

日期:2021-09-03 07:04:35作者:影视小小小咖图片:未知人气:+

第一代导演:

代表人物:张石川、郑正秋、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

图为中国第一代导演张石川。

主要创作时间:1905——30年代初。

代表作品:《孤儿救祖记》(张石川)、《难夫难妻》(张石川、郑正秋)、《劳工之爱情》(张石川)、《庄子试妻》(黎民伟)、《火烧红莲寺》(林岭东)、

《歌女红牡丹》(张石川)

导演特点:中国电影戏剧色彩浓重;

主要功绩:建立了本土电影的雏形,尤其是言情与武打片类型;

开创了主流影戏,教化电影的基本叙事模式。

3他们携手创办“明星影片公司”并摸索出中国电影的西化道路:郑正秋创造了家庭言情剧模式,张石川则踏出娱乐电影的路径。

第二代导演:

代表人物:蔡楚生、孙瑜、费穆、沈浮、袁牧之

蔡楚生

主要创作时间:1934-1949

代表作品:《渔光曲》(蔡楚生)、《神女》(吴永刚)、《马路天使》(袁牧之)、《一江春水向东流》(蔡楚生、郑君里)、《小城之春》(费穆)、《老兵新传》(沈浮)。

导演特点:电影导演更加注重写实,能反应人民的生活。

戏剧意识还比较强,在尝试逐渐摆脱舞台的限制。

主要功绩: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制作借鉴好莱坞,理论学习苏联。

开创了30、40年代的社会写实风格,具有了自觉的新文化批判意识和色彩。

开始使电影文化深入人心。

第三代导演

代表人物:北影的“四大帅”(成荫、崔嵬、水华、凌子风)、

“南谢(谢晋)北谢(谢铁骊)”

谢晋

主要创作时间:1949——1976年。

代表作品:《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小兵张嘎》、《青春之歌》、《早春二月》、《西安事变》、《红楼梦》

导演特点:导演自觉性强,形成社会和政治的主导象征。

主要功绩:①、完成了社会主义语境的表达,创作了红色经典。

②、主要借鉴苏联社会主义电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和本土戏剧传统;

③、“文革电影”是红色经典的极端化,“三突出”创作原则是对电影艺术活动的彻底摧残和扼杀。

第四代导演

代表人物:张暖忻、谢飞、吴天明、吴贻弓、黄健中

主要创作时间:1977-1987

代表作:《城南旧事》《青春祭》《人到中年》《人生》《老井》《本命年》等。

导演特点:夹缝中生存的导演群,拥有开放的视野,不断探索艺术的特性,打破戏剧结构,追求质朴、深入挖掘社会和人生哲理。

艺术特征:①、写实传统,采用平民视角,实实在在地体验普通人的情感世界,他们把自己的人生遭遇和体验植根于中国的社会现实背景中,使影片中的人生还原为中国人的人生,传达出中国人特有的人生体验。

②、视听语言上,借鉴西方巴赞等人的纪实美学观念。以纪实性的题材和手法对抗和冲破中国政治电影的虚假。倡导追求实践电影语言现代化,冲破中国电影根深蒂固的戏曲化影响。

③、追求电影语言的诗意化、人文化,中国银幕开始出现非政治化的情感影像。

④、人道主义理想。他们的影片“以一种人道主义的温情,对人性、理解、良知的张扬遮蔽了个人溅染着他人血污的衣衫。他们要以《巴山夜雨》《苦恼人的笑》式的温情、困窘与觉醒来象征性地解脱他人与自己的关于屈辱与兽性的记忆的重负。”

第五代导演

代表人物: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等。

时间:1983年至今。

代表作:《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红高粱》《猎场扎撒》《黑炮事件》等。

导演特点:①、影像意识强,在色彩、影调、节奏充分发挥。

②、力图生活化,避开正面冲突,着眼于看似疏离却带有时代特征和民族性格的人物关系;

③、在环境设计上讲究构图的完整和现象上的平淡无奇,以及细部的真实;

④、充分运用象征手段;让音乐和音响占据重要位置等。

艺术特征:①注重文化反思内核和现代电影语态之表里合一,构成了20世纪80年代国际电影思潮中特定的东方形态,就中国电影而言,它提供了一个少见的反传统文本。但他们在处理视听语言上容易片面,在一个时期,在创作中似乎只有淡化故事与表演、片面注重视觉语言和表意功能的影片才叫电影。

②、精英主题的表达,用电影对中国文化与历史进行反思。他们在短暂的青少年时期经历了社会巨变,都在文革中有一些灾难性的记忆,对生活的认识更全面。他们在创作中采取回避现实的态度,对过去时空的描述乐此不疲。第五代和其他导演的“反思模式不一样,他们把一个全球的、文化比较观点作为他们思考文革的前提,这样,他们不是把文革和中国历史的某一点相连,而是把文革中的问题看作是整个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从而对中国文化提出疑问”。

③、人生认识上的深入。第五代着力于历史、传统和文化的反思,使中国电影达到少有的内涵深度。他们的作品在电影形态和文化品位上改变了中国电影几十年一贯的面貌,摆脱了说教宣传,他们不迎合低级趣味,适应了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的时代精神,应和了社会活跃求变阶层的心灵律动。第五代对中国乡土性的关注和解读,对社会底层的重视和同情以及在他们的作品中透露出来的对民族的深切热爱、忧患意识、对人生状态的拷问,都是极具历史价值的。

④、开始对商品经济的挑战,尝试商业化制作。《红高粱》是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的转变,对中国文化反思,也有了商业化。

第六代导演

代表人物:张元、王小帅、贾樟柯、娄烨、管虎、路学长、张扬等。

代表作:张元的《北京杂种》《东宫西宫》,王小帅的《冬春的日子》《十七岁的单车》,贾樟柯的《小武》《站台》,管虎的《头发乱了》《西施眼》,娄烨的《周末情人》《苏州河》,路学长的《长大成人》《卡拉是条狗》,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张扬的《爱情麻辣烫》施润玖《美丽新世界》, 陆川《可可西里》《寻枪.》等。

导演特点:形式多样化,碎片化。

原创性高,现实性强。

多是电影学院的学生。

创作特色:①、当代城市的主题。城市的形象、城市中的人、城市中的故事被空前地放大表述,真实反映中国城市社会的边缘阶层和人群,对中国的社会发展的形态变化做出及时的表述。

②、拼贴式的影像风格。或许是因为置身在电影、电视、广告新媒体混杂并重的的影像时代,第六代的作品呈现出复杂的视听元素:有纪录片式的凝视,有MTV式的快切,有变形的时空,有原生态的音响,有前卫构图,有常规镜语。

③、独立制作的概念。第六代的半地上半地下状态使他们在资金运作和制片掌控方面培养了很强的自主性,比之前辈们对电影创造性的追求,他们更注重电影的操作性。而他们常常脱离体制的独立运作直接推动了中国电影工业从单一向多元的转型。

④、个人体验的电影方式。由于最初的边缘位置,第六代从开始就把自己对世界和生活的体验作为创作的出发点,并借此和前几代导演所擅长的宏大叙事区别开来。即使是主题接受主流的作品,也以微观的个体生存状态为客观对象,而拒绝全景式的象征描述。

缺陷:①、过分迷恋自己对电影的理解,往往放弃常规电影的叙事方式,使他们的影片在造型、叙事上充满陌生感;

②、过分执着表达自己的生命体验,因而影片视野狭窄,自说自话色彩浓厚,难于与大众沟通。

六代导演在时代的不断进程下,风格和特点也在不断的变化,希望中国的电影逐渐走上世界。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gzkyz.com.cn/article/96195.html

影视小小小咖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
私聊 +关注

手机版 | XML地图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2020 www.gzkyz.com.cn 【可可情感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010517号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