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情感网 > 明星情感 > 文章详情

中国合伙人影评(中国式拆伙与合伙人精神)

日期:2021-07-15 10:00:40作者:邵峋看电影图片:未知人气:+

第一次写《中国合伙人》的故事时,我还在《创业家》杂志做记者,这部电影还没正式上映。

被誉为「中国创业教父」的牛文文社长,对「中国式合伙」的概念十分着迷。在准备这个选题的时候,他再三说:「在创业里,兄弟情义有时候是靠不住的。中国需要创业精神,需要合伙人精神。」

采访陈可辛时,牛社再度重申了这个概念。二位大佬对此一拍即合。

陈可辛也说,他之所以把电影名字叫作「中国合伙人」,背后的本意其实就是「拆伙人」——中国人是非常难合伙的,朋友之间更难合伙,因为理性跟感性分不清楚。

电影里,王阳在自己婚礼上,眼见着自己的兄弟——成东青和孟晓骏甚至都没法坐在同一张桌上,于是感慨着说出了经典对白:「千万别跟最好的朋友合伙开公司。」逻辑上也一脉相承。

《中国合伙人》讲述的其实是80年代的青年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下,趁势而上建功立业的故事——虽然经历了兄弟反目又和好,创业理念幼稚到成熟。

这不仅仅是一个脱胎于「新东方」的青春励志故事,更是那一代人在时代浪潮下的成长史和创业史。

在疫情趋于稳定,许多行业(比如电影)都受到重创百废待兴的时刻,蛮适合重温这个故事。

1.「新东方」VS「新梦想」

如果以校长、签证咨询指导、王牌教师三个身份来区分,电影里的成东青、孟晓骏与王阳对应的确实就是新东方的三位创始人:俞敏洪、徐小平和王强。

甚至包括成东青三年才考上大学,在大学里得肺结核,图书馆里追女孩,在外教课被学校处分,申请出国留学被拒签,在破工厂办补习班,,三个哥们一起创业,和美国人打官司,之后把新东方做到美国上市……这些细节故事,都是脱胎于新东方的真实桥段。

选用了新东方三驾马车的创业故事骨架,但擅长讲青春故事的陈可辛却把三人的角色性格做了完全的重塑——毕竟又不是给新东方拍传记片。

黄晓明饰演的英语培训学校校长成东青是个农村出身的土鳖娃,个性窝囊温吞但颇有担当。从大学入学开始,成东青就跟在孟晓骏和王阳屁股后当跟班,对兄弟说个No都不知如何开口。

但就是这样一个土鳖的孩子,在改革开放的大浪驱赶下被迫走上了创业之路,打造了「英语培训第一股」的创业神话。

而孟晓骏(邓超饰)帅气有才华,个性膨胀骄傲,自我为中心。因为美国梦破碎,才不得不选择回国,转而投靠了成东青,当起了签证咨询指导老师。

他给草台班子培训学校构建了宏伟的蓝图,那是他美国梦破碎之后对自我的重新站位。所以他将之称作「新梦想」。

佟大为饰演王阳,对应的是徐小平。文艺青年披着一头长发泡外国妞,天性自由散漫追求与众不同,人到中年却回归了普通人平凡的人生选择。他充当的是成东青和孟晓骏之间关系的润滑剂和沟通桥梁。

2. 陈可辛的「他者」视角

陈可辛说,他真正想拍的故事是:一代中国青年学子美国梦破灭之后灰头土脸回到家乡,竟然创出一番事业,最后回头直捣美国人大本营。

这其实是一个「孟晓骏立场,成东青思维」的故事,背后有着非常土鳖的暴发户故事逻辑。

就跟成东青一样土鳖,跟成东青给孟晓骏买别墅,又以孟晓骏名义捐实验室一样土鳖。(简直是哄女朋友的暴发户)

香港出生,父辈三代都曾留学美国(包括80年代初的陈可辛自己),业余时间也在餐厅打工挣钱的陈可辛,其实并不理解「新东方」对那一代中国大陆留学生们的意义。

他没有经历过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动荡与变化,他的视角其实是一个香港人的「他者」视角。

在这个故事里,他能设身处地理解的那个人,是孟晓骏。于是,孟晓骏留学美国经历的故事,甚至于拧巴的个性,都完整地复刻了陈可辛自己。

而对于成东青,他内心是敬佩的。在电影里,陈可辛对这个角色有非常精彩的一个论述:

「美国人永远不懂,中国的英雄是可以跪的,甚至从别人的胯下钻过去。」

成东青遇事忍耐、软弱、窝囊,是非常典型的中国小人物个性。坚忍过后再慢慢化解矛盾,逼到角落才奋力一搏,而那一搏却往往让人哑口无言。

对成东青来说,创业办学纯属被逼上梁山;对孟晓骏而言,「新梦想」是自我价值坐标的重塑;而在王阳那里,功成名就什么的压根不值一提,创业就是兄弟情义的见证。

3. 一代人,一个时代

八九十年代也是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变革速度之快,远远超过了美国人的想象,甚至也超出了中国人自己的构想。

那代人对于事业的追求,既是源于单纯的生存需要,也是国家百废待兴的时刻在努力证明「中国有能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没有学生,就上街到处贴小广告;没有校舍,就找改建的废旧工厂鸠占鹊巢;公安来强拆,就赶紧低头认栽掏罚款……就像在电影里客串的冯仑说的:「小姐心态,寡妇待遇,妇联追求」。

跟朋友创业搞得像桃园结义,结果中国人情社会遭遇现代商业逻辑的冲突,江湖义气解决起现代人的金钱矛盾,效果远不如合伙人精神。无数「中国式拆伙」的故事,剧情远比电影里来得惊心动魄得多。

「新梦想」的创业励志故事的背后,也有真实的暴发户式意淫。毕竟,三人闯出事业后跑到美国,明明是剽窃版权侵权理亏,却跟人义愤填膺唇枪舌战,结果居然换回圆满结局这种事,多少有点儿异想天开。

在现实的商业社会,如果「新梦想」真的打算在美国上市,版权合规问题一定会是他们需要提前和平解决和协商一致的核心矛盾。

这绝不是一件简简单单打个嘴炮,吹嘘一波中国人惊人记忆力和无与伦比的努力就能赢得尊重,解决麻烦的事。

但这或许也是那个时代的创业者们真实的「新梦想」。丛林时代的创业原罪无法忽略,只能尽量体面地解决。而赢得大量财富之后如何获取理解和尊重,也需要慢慢沉淀和学习。

「新梦想」曾面临的困境,也是那个时代所有的创业者都曾经历过,真实的人性残酷物语。

- THE END -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gzkyz.com.cn/article/66297.html

邵峋看电影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
私聊 +关注

手机版 | XML地图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2020 www.gzkyz.com.cn 【可可情感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010517号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