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情感网 > 明星情感 > 文章详情

一个母亲的复仇(硬核母亲为女复仇太暴力)

日期:2021-07-07 08:50:54作者:新京报图片:未知人气:+

《一个母亲的复仇》剧照,艾丽娅和继母戴维琪(

希里黛玉饰

)。

在刚刚过去的母亲节,根据“德里黑公交案”改编的印度电影《一个母亲的复仇》在国内上映5天收获了5339万票房。不同于以往印度片的载歌载舞,《一个母亲的复仇》讲述了一个母亲替遭强暴女儿报仇的悲情故事,不过该片在剧情方面却受到质疑。新京报独家专访导演拉维·德耶瓦尔,他讲述了创作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困境,以及自己关于复仇桥段的解读。

【故事背景】

《一个母亲的复仇》取材“德里黑公交”案。真实案件情况:2012年12月的一天晚上,在印度首都新德里,23岁的医学系大学生乔蒂和男友看完电影后搭车回家,因误上了一辆不在当班的公交车,悲剧就此发生。乔蒂男友被公交车上6名男子打晕后关押在驾驶室,随后乔蒂遭到6名男子轮奸。最终乔蒂经过13天抢救后,不幸伤重离世。事后,1名案犯在被关押期间上吊自杀,4名成年案犯被判死刑,1名未成年案犯被判3年监禁。这个事件曾引发全世界范围内的讨论,是印度正视女性的安全问题的开始。

2005年,BBC拍摄纪录片《印度的女儿》记录印度黑公交轮奸案的方方面面。这部纪录片本该在2015年的三八妇女节在印度播出,但最后影片在印度全面禁播。

2009年,奈飞拍摄影视剧《德里罪案》瑞奇·梅塔用了最客观冷静的方法来讲述整个故事,通过德里警察局女性副局长夏尔马的办案视角,以7集内容回溯警方6天的破案过程,没有什么灵光乍现或者神来之笔,破案全靠实地走访调查、彻夜查看监控,将各种线索抽丝剥茧,有效整合,最后为观众拼凑出事件的全貌。

在电影《一个母亲的复仇》里,希里黛玉化身“复仇女神”。

【讲述】

希里黛玉遗作,她是“导演式”演员

片中饰演艾丽娅继母的演员希里黛玉是印度国宝级女星,她被称为“宝莱坞最后的女皇”,在宝莱坞堪称传奇。2018年2月24日,希里黛玉不幸逝世,享年54岁。

《一个母亲的复仇》是德耶瓦尔的导演处女作,同时也是希里黛玉的遗作。谈及和希里黛玉的合作,德耶瓦尔谈道:“第一部电影可以和希里黛玉这样的演员合作,我别无他求了。她十分善于接受我在片场的想法。《一个母亲的复仇》是她的第300部电影了,也是她最后一部电影。她是一位导演式的演员,非常热情,也会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诠释场景,每一段戏她都会耐心倾听你讲,把场景内在化,然后做出自然生动的诠释,她是我们最好的演员,直到现在我都很想念她。”

艾丽娅被强暴后奄奄一息。

快拍完时遭遇禁令,最难在于还原悲惨现场

德耶瓦尔透露,整部电影并不是一帆风顺,他邀来两位非常有才华的巴基斯坦演员来扮演影片中的女儿和父亲,但在影片完成90%的时候,因为当时政府颁布的一项禁令“禁止巴基斯坦演员出演印度电影”而不得不推后拍摄安排,删掉一些拍好的部分。

比起大环境的困难,德耶瓦尔认为要拍摄一个人类永远不会原谅的场景,是更有难度的事情。如何还原惨无人道的情节,让观众理解并能感受到女性的痛苦,又不能将这种痛苦赤裸裸地表现出来。德耶瓦尔表示,为拍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剧组做了很多社会调研,“我们花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去研究所有前后时间跨度大的重要案例以及探索调查和法庭审理程序背后的原因,走访了官员、调查小组、律师、法官和强奸幸存者以及她们家人,他们的坚强才让我们了解了卷入此类法庭案件的家庭的遭遇。”

戴维琪亲手击毙了强暴继女的犯罪分子。

回应

剧情改动较大? 复仇有真实事件做基础

《一个母亲的复仇》改编自印度“德里黑公交”案,但电影没有按真实事件发生的历程那样演绎。影片内容经过不少调整,受害者艾丽娅在夜晚候车时被她曾拒绝的同班男生以及其他3人强行带走,后来她被实施了惨无人道的轮奸和殴打,但不同于乔蒂,艾丽娅活了下来并对对方进行了指认。可后来对方竟然全都被判无罪,面对确凿的证据罪犯们被释放,其中一人甚至还继续返校上学,女孩的继母戴维琪决定亲手向犯罪者实行复仇,展开一场正义与邪恶的对决。

《一个母亲的复仇》在印度并不新鲜,该片曾在2017年7月在印度上映,也因为故事取材和社会话题性险些被禁。不同于“黑公交”案件,艾丽娅的母亲戴维琪向伤害自己女儿的犯罪分子举枪复仇,这样的改动会让影片脱离现实吗?

德耶瓦尔表示,《一个母亲的复仇》是由印度人的情感制作的,但也有真实事件做基础。除了“黑公交”案,他把其他真实故事也加了进去,“在一项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在印度南部喀拉拉邦发生的一起真实事件,一位母亲开枪打死了性骚扰自己女儿的骚扰者”。

警察马修

怀疑戴维琪在实行复仇计划。

反转太快太暴力?因为受害者得不到法律支持

《一个母亲的复仇》上映之后,部分观众对“以暴制暴”的复仇剧情不太认同,尤其是“前期复仇过程太顺利”、“警察态度翻转太快”,影片被质疑剧情有硬伤。

对此,德耶瓦尔谈道,这正是自己想要传达给观众的心声。有文化且善良的女主,在家庭遭遇了沉重打击后,得不到法律的支持,才最终不得已用私刑来解决问题。

德耶瓦尔十分理解片中女主一家的困境,“在印度,当你每天醒来,读到身边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你会感觉非常无助。罪犯逃跑,媒体将事情变成一场审判,这会让那些受害家庭非常沮丧。没有人支持他们,没有人为他们发声。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只讨论几天,然后一切又回归正常,一切又都没有改变”。

“我的镜头展示的是当印度法律失效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德耶瓦尔表示,“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我从来没有说过她所做的是正确的,只是想反映印度社会现实,当法律失效时,一个母亲能为女儿做什么。”

而对于警察态度的翻转,德耶瓦尔解释说,当法律没有站在受害者一边的时候,警察在心中存有疑虑,但他不允许“以暴制暴”。然而,在影片高潮部分,当受害人妈妈哭着说“这种事还会发生,而你们却什么都做不了”的那一刻,警察与她产生了共鸣,无力感让他决定站在受害人这边。

新京报记者 周慧晓婉 编辑 郭冠华 校对 贾宁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gzkyz.com.cn/article/60390.html

新京报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
私聊 +关注

手机版 | XML地图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2020 www.gzkyz.com.cn 【可可情感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010517号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