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情感网 > 情感生活 > 文章详情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聪明人、傻瓜和奴才有什么区别)

日期:2021-05-08 09:22:38作者:读书广记图片:未知人气:+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是鲁迅在1925年写的一则小寓言,故事梗概是这样的:

有一天,奴才遇到了一个聪明人,于是向他大倒苦水,说:“我所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聪明人耐心地听着奴才的诉苦,不时还随声附和几句。末了,奴才请教说:“先生!我这样是敷衍不下去的。我总得另外想法子。可是什么法子呢?”对此,聪明人并没有告诉他具体的对策,而是假意安慰说:“我想,你总会好起来……”奴才听完,顿时觉得心情舒坦了不少,虽然他的处境并没有改善,但聪明人的话还是给了他希望。

聪明人安慰奴才,奴才感激他

然而才过了几天,舒坦感就消失了,奴才又不平起来,需要重新找人诉苦,这次他遇到了一个傻子。奴才泛着泪光对傻子说:“主人并不将我当人;他对他的叭儿狗还要好到几万倍……”“混帐!”富有正义感的傻子忿忿不平起来。奴才又继续说自己住的小屋暗无天日,没有一个窗。傻子便给他提了对策——“你不会要你的主人开一个窗的么?”听完这话,奴才颤抖起来,他说:“这怎么行?”

看着奴才无助的样子,傻子决定帮他一把。于是,奴才领着傻子来到自己住的地方,不料傻子却忽然砸那座破屋子,想为奴才打开一扇窗。奴才见状傻了眼,他不停地高叫:“这不行!主人要骂的!”见傻子仍不为所动,奴才便满地打滚,大叫起来——“人来呀!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快来呀!”

主人闻讯,便派一群奴才来把傻子打跑了,接着他表扬了这名告密有功的奴才,夸赞他忠心耿耿。之后聪明人也来围观,奴才见到了他,便得意洋洋地说:“先生。这回因为我有功,主人夸奖了我了。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有先见之明……。”聪明人也随声附和着——“可不是么……”

傻子帮助奴才,奴才出卖他

聪明人究竟聪明在哪里?

在《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中,聪明人代表的就是中国人传统的处世哲学,这种哲学讲究“明哲保身”。聪明人不仅看透了世道的黑暗,而且还看穿了奴才的奴性。他知道主人的残酷无情是客观存在的,奴才的凄惨生活也并非夸大其辞,但自己并没有能力改变现状,所以虽然同情奴才,但也只是口头上安慰几句,既不得罪到主人,也能获得奴才的好感。倘若他像傻子那样为奴才打抱不平,到最后也只会落得一个被打跑的命运。

从中国历史的经验中,我们还可以把聪明人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身在局外的远见聪明人。北宋的邵雍是一介平民,他从未做过一天的官,也不曾公开议论时政,他深明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道理,在跟富弼、司马光这些旧党人做邻居时,每天都只是吟风弄月,不谈政治;邵雍也受到新党人章淳、邢恕的崇拜,却也从不向他们讲述自己的思想主张。只有在私底下,在面对自己的家人时,他才袒露自己的观点,对儿子邵伯温说北宋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今南人王安石、吕惠卿做宰相,党争不免就要兴起了,因此最好不要入仕。《宋史·儒林传》还记载,邵雍曾对儿子说:“世将乱,蜀安,可避居。”邵伯温为此举家迁往四川,躲过了金兵南下的屠杀灾难。因此,邵雍乃是绝顶聪明之人,他身在局外,却极有远见,不仅能够独善其身,还能泽及后代;

在野之士,不褒贬人物,不谋政事

第二类是身在局外的精致聪明人。《后汉书》说在汉桓帝的时候,朝政昏暗,黑白颠倒。名士李膺为此很痛心,有一次他责备钟瑾说:“弟于是何太无皂白邪!”钟瑾便把李膺的话转告给自己的叔父钟皓,请他评论。钟皓回答说李膺的祖、父二代都是官员,有很大的政治背景,所以他才能够说真话、不怕得罪人,这是钟家无法比拟的。说真话当然是高尚的,然而“今岂其时耶!必欲保身全家,尔道为贵。”钟皓教导侄子在乱世之中不要说真话,应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可以不分青红皂白。这种聪明基于精致的利己主义,是普通老百姓在乱世之中的处世法宝;

第三类是身在局内的大智若愚者。《韩非子》说关龙逢与比干皆是贤明大臣,然而却遇上了昏愚之主,为了拯救国家,他们冒着触怒国君的危险去抗颜进谏,结果还是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只有管仲这种聪明人才懂得处世的法则,他看到齐桓公淫乱,自己也便跟着淫乱,以此来取得桓公的信任,获得执政大权,然后再施行自己的政策。因此,这种聪明乃是大智若愚的聪明,迎合黑暗面的目的是为了掌控主动权,以便重建光明面;

第四类是身在局内的糊涂聪明人。《资治通鉴》记载西晋之时,何曾看出晋武帝目光短浅、没有远虑,知道不久之后天下就要大乱了,所以他私下对自己的儿子们说:“汝辈犹可以免”,接着又指着孙子们说:“此属必及于难。”结果到了他的孙子何绥生活的年代,果然发生了永嘉之乱,何氏家族惨遭灭门。司马光评论说何曾看似聪明,其实却非常糊涂。他身为宰相,知道皇帝的缺点以及国家的问题之所在,却不出一言以匡救;为了尊显固宠,何曾假装糊涂,结果反而祸及后世,变成了真糊涂——这类聪明人实际上是最愚蠢的人。

因此,要想做个聪明人,首先必须要明白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是否身在局内。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覆巢之下无完卵,对社会的恶风气不闻不问,认为这样做就能够明哲保身,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和后人。

要避免“聪明反被聪明误”

不要轻易相信奴才们的眼泪

聪明人显然早就看穿了奴才的本性,知道奴才寻求的是安慰与幻想,而不是帮助和改变,因为这样会得罪到主人,会有被鞭打的危险。所以聪明人总是回答说:“我想,你总会好起来……”此外什么都不做。

想必每一个聪明人在之前都曾做过傻子,都曾想要帮助奴才争得做人的权利,结果反而被奴才出卖、讹诈。这种农夫与蛇的事经历得多了,人的心肠也就铁了,处世也变得更加圆滑,这是奴才的本性造成的。对此,鲁迅说:

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

奴才找你诉苦,并不是为了寻求帮助,而是为了发泄,为了找一个愿意接受精神垃圾的垃圾桶——而你在他们的眼中也仅仅是一个垃圾桶而已。每一个奴才的内心深处都是羡慕着、崇拜着主人的,即使主人用鞭子抽打着他们,把他们看得比叭儿狗还低贱,他们还是这么想。因为,奴才与主人存在着共情——他们都一致渴望获得主人的权力,然后把别人当做奴隶来驱使。奴才毕生的希望并不是争得做个平等的人,而是要力争爬上主人的位置,以便继续奴役他人。所以只要有机会讨好主人,奴才就不惜出卖任何人。

绝对不要轻易相信奴才的眼泪,每当他来找你诉苦时,你应当对他说:“我想,你总会好起来……”此外什么都不要做!

“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

傻子为什么得不到好的结果?

《水浒传》里,鲁智深原本是经略府里的提辖,因听了金老父女的几句诉苦,为此忿忿不平,便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被迫过上流亡的日子,实在是一个傻子;宋江本是郓城县的押司,见阎婆惜母女可怜,就出钱帮助他们埋葬了阎公,不料却被对方缠上,百般敲诈威胁之下,宋江被迫怒杀阎婆惜,毁了自己一世前程,是更大的傻子。在《水浒传》所描绘的黑暗世道中,傻子总避免不了这种结果;因此要做傻子,就应该有觉悟,不怨天、不尤人,不为了奴才的出卖而改变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堕落成“明哲保身”的世俗聪明人。

在世俗人看来,聪明人是值得赞扬的,奴才是应当可怜的,而傻子理应受到群嘲。聪明人能够明哲保身,奴才则得到主人的夸赞,只有傻子自讨苦吃,明明事不关己,却还要挺身而出,结果费力不讨好——因此,大众都对傻子报以冷嘲。而鲁迅则认为中国历史不乏聪明人,奴才更是多得数不胜数,唯有傻子才是宝贵的稀罕物。他说:

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原来傻子正是少有的“失败的英雄”、勇于“单身鏖战的武人”以及敢于“抚哭叛徒的吊客”。这种傻子在历史上是存在的,在注重名节的东汉时期就有很多——李固、杜乔作为失败的英雄,惨遭梁冀杀害,并被扣上叛徒的帽子,暴尸街头;然而当时的读书人郭亮、董班等人都不顾禁令,前去临哭。夏门亭长恐吓他们说:“卿曹何等腐生!公犯诏书,欲干试有司乎!”郭亮等人却说:“义之所动,岂知性命!何为以死相惧邪!”——这种傻子的勇气实在令人佩服,然而在后世却变得很少见了。只要有谁出了事,大家都纷纷与之切割、划清界限,甚至反过来揭发与污蔑,可见世道人心,古今已不同。

试想,倘若傻子再多一点,多到一群奴才都打不跑的地步,那么主人将不敢再像以前那样飞扬跋扈,奴才也不敢随意变节邀功,而聪明人更是不用三缄其口、装愚守拙、明哲保身了。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gzkyz.com.cn/article/28082.html

读书广记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
私聊 +关注

手机版 | XML地图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2020 www.gzkyz.com.cn 【可可情感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010517号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