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情感网 > 情感生活 > 文章详情

突然对一个朋友很反感(为什么你会莫名其妙讨厌一个人)

日期:2021-04-12 08:47:26作者:胡慎之心理图片:未知人气:+

作者:胡慎之

知名亲子关系专家

向日葵心理创始人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胡慎之家庭教育课》《情绪课》在头条专栏热销中

在介绍今天的投射效应之前,我先来讲个关于苏轼的小故事。

苏轼跟佛印是一对好朋友,经常都会相互拜访。有天,苏轼去拜访佛印,对佛印开了个玩笑说:“我看你是一堆狗屎。”佛印则微笑回应说:“我看你像是一尊金佛。”

苏轼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很是得意,回家后跟自己的妹妹说了这件事。苏小妹却说:“哥哥,你错了。佛家说‘佛心自观’,你看别人是什么,自己就是什么。”听到这里,苏轼才明白为什么佛印会说,他看自己像是看一尊金佛。

佛心自观,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投射。

投射效应,是指我们有将自身的特点归因到别人身上的倾向。在对别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中,会以为他们也具有跟自己相似的特点,把自己的情感、特点都强加在别人身上。

比方说:

经常算计别人的人,会认为其他人也在算计他;

爱吃某种食物的人,会认为全部人都喜欢吃;

...

心理学家罗斯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询问来参加实验的80名大学生,他们是否愿意背着一块大牌子在校园里走动。

结果显示,有48名大学生同意背着大牌子在校园里走动,并认为大部分的学生都会乐意这么做。而其余不同意背大牌子的学生则普遍认为,只有少数学生会同意这么做。可见这80名学生都将自己的想法,投射到其他人身上。

其实每个人在生活里,或多或少都有这种投射现象的存在。就像工作室的小伙伴经常会相互开玩笑,说“你最近又吃胖啦”、“你的头发有点少啊”,我们通常都会用一句“请注意你的投射”来“抵挡”别人的攻击。

投射效应可以分为三类表现:

相同投射

这种投射最常出现在跟陌生人的交往中,因为彼此不了解,所以很多时候会习惯性地从自己的角度去做出判断。例如,自己饿了,会想着客人也肯定饿了;过马路不遵守规则,会想着别人也会这样过等等。这都是没有将自己和别人之间区分开来,觉得自己的感受就跟别人的感受。

愿望投射

这种投射就是会将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到别人身上。例如,父母动用一切关系将孩子送入名校,认为孩子一定会很感激自己。没有看到孩子真正的想法和需求,或许以孩子的能力去读名校,反而会造成反效果。

情感投射

这种投射具体体现在,越是喜欢的人越觉得对方优点多,越是讨厌的人越觉得对方有很多缺点。就像现在的“追星女孩”,在她们眼里,自己的偶像就是完美的,就算做错了事,肯定也是无心之过。但如果有人诋毁她们的偶像,她们就会不断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回击,甚至有可能将别人说到一文不值。

这其实是在人际交往中,失去了客观性的认知,只从自己的主观意识出发,将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对方身上,对对方进行美化或丑化。

总的来说,人们更倾向于把自己作为标准,来评判别人是个怎么样的人,而不是按照实际的真实情况来进行判断。所以,当对方的性格特征跟自己很相似的时候,我们往往能做出正确的推断。

投射是一种认知心理的偏差,过度理想化地认为别人就是自己所想的那样,没有真正地看见别人,这也是很多人边界不清的其中一个原因。

应对投射最好的方法就是面质和澄清。去和你投射的人去澄清,区分你的投射和他自己本身,让他回归原本的面貌,你也看清楚自己的投射。

不知道你们是否也出现过类似的投射情况?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

负面情绪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愤怒、绝望、抑郁...通通都令人想要逃离。下周二有一次社群专属直播,老胡教你如何跟情绪好好相处。本次直播是社群专属直播!只要在老胡的任一一个群里,都可以收听直播!还没入群的朋友,赶快添加小助手的微信(ID:rld1104)申请快速进群通道吧!!!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gzkyz.com.cn/article/20737.html

胡慎之心理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
私聊 +关注

手机版 | XML地图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2020 www.gzkyz.com.cn 【可可情感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010517号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