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31 11:19:43图片:未知人气:+
情人节刚过,跟大家聊聊过年期间听到和想到的一些关于婚恋的事吧。
有些事过去我就有所了解,但有的也是刚听说,说出来大家品品,从中也能触摸到我们时代的一些纹理。
高彩礼
—
我老家是江西南部的一小村,经济不算好。这次回去,我小表弟订婚,娶同乡一小几岁的姑娘,彩礼钱谈下来了,26.9万。正式登记结婚后,女方家将回礼6.9万,结婚期间一切请客打点的费用由男方负责。
我向我妈还有村里老乡打听了下,30万左右,是最近两年我们那比较普遍的彩礼价格。因为疫情,我有三年没回去过年了,印象中,三年前还是18万上下。
说实话,我真不太明白彩礼价格猛涨的原因。
男多女少?攀比?或其他什么原因?关键这涨幅的速度实在吓人,都快赶上2016年那会的房价了。
这几年,外出务工人员收入并没有涨太多。
这事我也旁敲侧击地问了问一些目前正外出务工的老乡,广东那边进厂打工的收入,普遍9千的样子。上万的也有,但比较少也不稳定,平均下来,也就9千。如果不去广东务工,待在老家县城工业园上班,有技术的6千,没技术的4千。
这个收入水平,跟我前几年了解得差不多。最近几年真没怎么涨。
对于农村年轻人来说,在这样的收入水平下,几十万的彩礼,是一非常头痛的问题。全家人可能要抠抠搜搜忍耐多年才能凑齐,事实上,有人可能永远也凑不齐,收入积攒速度赶不上礼金增长速度。
结果之一,就是我们那的男青年成婚年龄越来越晚了,以前二十五六岁基本就结婚了,现在一般都要拖到三十出头,甚至三十好几。我那小表弟,今年就已经36了,农村虚岁喊37。
大年初四,刚好有个机会去村里参加一乡贤聚会,也顺便问了问,事实的确如我所言,目前村里三十多岁未成婚的男青年越来越多了。
事实上,除了彩礼钱外,农村男孩结婚之前,一般都要准备一套农村住房,甚至要在县城里买一套商品房,最好再配一辆10万左右的车,女孩才愿意嫁过来。
而我们那建个农村住房,少说也得30来万,县城的商品房首付加装修则需要50万左右。
这样算下来,一农村小伙结婚前,至少要攒够70-90万的样子。这对于平均收入9千(普遍没有五险一金)的他们来说,真太难了。
农村青年跟城里青年一样,很难做个快乐的青年,人未老心却早已长茧了。
在某音看到的讲述农村现状的视频,底下评论也都一个个愁眉苦脸
媒妁婚恋
—
那这就有个问题了,礼金这么高,为啥年轻人不选择避开媒妁婚姻、自由恋爱自由结合呢?
按照一般的理论,社会越发展,就越开放嘛,年轻人自由恋爱、私定终身的就会多起来。以前的电视剧,还有各类小说,都是这么演的。
但现实,好像不完全是这样。
我个人的观察是,最近十年,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十有八九,都还靠亲戚朋友或媒婆做媒。
最奇怪的,是一些念书念得比较好、上过大学已经在城里定居的年轻人也是如此,他们在城里好像找不到老婆似的,还得过年回家等着媒婆上门、同时存好一大笔彩礼钱。
我一发小,本科毕业,在广东深圳私立中学任教,月收入3万左右,趁房价大涨之前,在深圳买好了房(家里帮了点),经济算非常独立了,但老婆就是靠家里介绍的。
还有一个,在广东顺德,买房买车好多年了,事业有成,三十大几了,还没结婚,今年也托亲戚寻合适的女孩。
包括我那刚订婚的小表弟也是如此,他也念了大学,在省城工作,开了小公司,收入不错,大学毕业后谈了好几个都没成,最后结婚还是家里人托媒人介绍。
这些年,彩礼上涨飞快的同时,年轻人自由恋爱自由婚配的没有变多,甚至可能变少了。——我不确定这观察是否准确,大家可以留言告诉我你看到的情况。
我不是说家里介绍的就不好或媒妁婚姻就不行,对这事我不做价值判断。只是,这种现象我觉得有点奇怪,也有悖一般常理。
托媒人介绍本村或家乡的姑娘,那一般就意味着高额的彩礼,所以就算理性算计,也应该是努力在外面自由婚恋更划得来。
这现象说明,经济或物质的独立,并不必然给年轻人带去更加独立和自由的婚恋。
恋爱荒漠
—
现在各种社交软件那么多,人的思想也开放了,身体也长高长漂亮了,再说家里彩礼还那么贵,怎么就不能在外面自由恋爱和婚配呢,到底是什么阻碍了他们的自由婚恋?——这里主要指能避开高额彩礼、媒妁之言等传统习俗的婚恋。
首先,可能作为第一代入城的农村人,在城里恋爱进而进入婚姻确实比较难。
找个城里姑娘吧,人家说你凤凰男,心机重,实在不好找;找个同是农村里来的吧,倒合适,但机会太少,而且跨省跨区婚姻,结过的人都懂,同样非常麻烦,过年要回两个老家,光车票钱就得多一倍;找个同村或同城同学历的,那最好了,但这样的机会,几乎没有。
其实别说村里小伙谈恋爱结婚不容易了,城里人之间的婚恋也难啊。
城里年轻人面临的问题,跟农村青年一样,反正也就是车子票子房子那些事。
我在北京工作多年,身边认识不少80后、90后姑娘,她们朋友圈特别乐意分享小心情小心思、美好生活,但我也发现了,谈恋爱的极少,享受恋爱的就更少了,好多人最后结婚估计还得靠亲戚朋友介绍。
其中有的没谈也不想让人介绍,就一直单着。(声明下,讲这个不是催婚,单着挺好,不一定就要结婚。)
我看过一统计数据,说中国目前单身人数已经高达2.4亿了,其中有不少是学历高、收入高的年轻人。北上广所谓大龄单身女孩多,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
去年,有女同事问一来公司受访大佬,北京恋爱是不是很难?大佬一语道破真相:北京就一片恋爱荒漠,电视里什么“北京爱情故事”放现在太假了。
恋爱这事,也算风花雪月的一种吧,可能有一部分当下的年轻人,确实被各种压力逼得真没心思顾及了,在走向婚姻的过程中,恋爱这一过程他们能省则省,临了依据各种条件理性匹配一个就是了,既精确又高效。
当然和农村青年不太一样的,是现在许多城里年轻人是主动选择单身。他们觉得单着比两人在一块舒服、快乐,或不想谈那种寒酸的、将就的婚恋,而是期望自己富裕或叫财富自由后,又或者期待自己功成名就、变成万人迷后,一大堆异性扑过来,再从中挑一个。否则,宁愿不谈。
换句话说,好多年轻人不是缺婚恋的机会,恰恰相反,他们是对婚恋的“纯度”要求更高更极端了,假如无法够着高纯度的婚恋关系,他们就干脆彻底放弃追求,转而走向纯粹功利算计或完全佛系——我朋友圈已有两人去寺庙或道观“修行”了。
我不知道缺了甜蜜的恋爱,算不算当代年轻人的遗憾。
我记得以前看港台剧,偶像剧非常风行的,帅哥美女卿卿我我。漂亮不漂亮的,都要恋爱,渴望恋爱,恋爱就跟吃饭似,没有会死。
可现在呢?电视里演的,全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各种房子、孩子、妻子、车子和票子的算计。我不是厌烦这些影视剧,可能这就是当下的中国现实?连过年时那场大晚会,不也是千篇一律相亲、催婚、催生吗?
我老觉得这事好不好另说,但总归有点不正常。年轻人不恋爱不谈情,未老先衰,整天相亲、房子、车子和孩子,这样的人生真不觉得无趣吗?
我以前在上海念书,认识一上世纪80年代中期考进北大的老师。他说他念大学那会,学校女生不多,穿得也土里土气,饭堂吃顿肉还要想半天,有些从农村上来的同学从没穿过西装打过领带、喝过葡萄酒,最大的娱乐就是去香山之类的“名山”远足了。
但就这条件,在他们生活中,依然充斥着吉他、哲学、诗歌,以及送围巾、织毛衣之类的浪漫爱情故事。跟他聊起年轻时代的生活,你能看见他眼睛有光,也能非常明显感觉他身上与当下大多数年轻人的气质差异。
很多人可能不信,认为“每一代人都会美化和留恋自己的年轻时代”,或者认为那是80年代“小资产阶级的小情调”而已,有时候无病呻吟也挺让人腻烦的。
其实这还真不是什么美化。如果大家有80年代乡村生活经验也能了解这点,70后和少部分80后可能也会记得,80年代那会,即使许多物质相当贫乏的农村家庭,也会偶尔购买(常年订阅比较少)文学期刊。我记得我奶奶房间里,常年存着几本《收获》杂志。
那时候农村年轻人去放牛,屁股兜里一般都会卷本中间一条缝、对半排版的杂志,上面有武侠故事、历史小品之类,就跟现在每个人兜里揣着手机一样。
相较之下,我当然还是愿意选择生活在当下,80年代的物质匮乏和寒酸,我不会再希望这个国家再经历一次,但我们时代正在经历的匆忙、焦躁和压力,确实也相当明星了,无法回避。
这种事,个体感受各有差异,但愈演愈烈的鸡娃、彩礼和学区房,却能让每一个身处其间的年轻人愁云惨雾,并让他们丧失年轻人该有的生气、活力和创造力。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的田野”,很多人不喜欢这话,但我从没把这话当做不切实际的理想宣言,而是将它视为一把测量当下年轻人是否快乐、内心是否富足的尺子。
我觉得,只有一个人轻松快乐起来,内心没有太多包袱和压力,才会有足够的创造力和冒险精神。
我不是说一个人每天念诗、钻研哲学才叫远方才叫快乐,而是说一个人不能活得太像个精密算计的机器人了,当然如果他能有举杯高歌、对月寓怀的浪漫,那就更好了。
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年轻人的活力、创造力和浪漫的想象力,也是最重要的财富。首富马斯克不也说吗,“想象力造就成就的边界”。
标签: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gzkyz.com.cn/article/193497.html
辜瀚霖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Copyright 2005-2020 www.gzkyz.com.cn 【可可情感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21020401号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