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4-03 11:55:16作者:彭华勇家庭教育图片:未知人气:+
“玩手机、打游戏,打到手都抽搐了,你这脑子是不是有问题了!”近日,一位烦躁不已的妈妈带着孩子走进浙江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科的门诊,接诊的廖峥娈副主任医师发现:孩子右手插在衣兜里一言不发地站在一边,对妈妈的数落充耳不闻。经过交流,廖医生发现,这个叫小宇的孩子问题不简单,不是妈妈认为的“网瘾”,而是抑郁症。
不是游戏成“瘾”,而是游戏“浇”愁
小宇上初中了,但是每天回家就抱着手机玩游戏,尤其是这个寒假不出门,“忘我”地沉浸在游戏中,开学了也不想去上课。
“让他走动走动,到最后房门都不给我们开了。说也说了,骂也骂了,实在是没办法,只好请医生来帮帮我们。”妈妈倒了一肚子苦水,表示对儿子的“网瘾”无能为力。
经过一番交流,医生得知,因为父母忙于工作,平时只看到孩子打游戏,却没发现这个孩子其实一年前就因为学业压力开始出现情绪低落的“丧丧”状态,不愿意交流,成绩下降,又容易心烦易怒。
廖医生和小宇做了一番简单的交流:
“打游戏好玩吗?你平时都玩什么游戏?”
“不好玩。”
“不好玩为什么还要玩呢?”
“就是烦,不想干其他事情。不想跟人说话,打游戏可以打发时间。”
廖医生觉得小宇不是简单的“网瘾”问题。
“孩子沉迷游戏,本来就是父母的一个大难题,但还有一种更为复杂的情况,沉迷游戏只是表象,抑郁症才是背后的原因。”廖医生表示,近几年她接诊了很多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借打游戏“浇”愁。父母如果揪着“打游戏”这个点管教孩子,孩子的状况不仅不会有改善,还可能加重孩子逆反心理,使情况更加糟糕。经过专业评估,医生认为,小宇已经到了必须住院治疗的程度。
这类孩子,即使沉迷游戏,还是觉得“丧”
抑郁症的孩子少言懒动,做啥事都提不起精神来,烦躁不安,但游戏却可以让他们暂时逃避现实的环境,在虚拟的世界中得到解脱和放松。他们沉迷于玩游戏,但一点都没有“燃”的感觉,相反还挺“丧”的。
廖医生说,如果你的孩子经常抱着手机玩游戏,家长要高度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是不是经常闷闷不乐、唉声叹气,不爱言语,不爱和同学交往?家长多说几句,孩子就大发脾气,严重时还摔东西?
如果是这样的情况,请一定要带到精神卫生科来进行专业的评估。
千万千万,不要以为孩子打游戏就是“青春期叛逆”或者“游戏成瘾”而随意责骂。
高中生一天叹气几百回,父母觉得他是“作”
廖医生曾接诊过一位高中生,一天能叹气几百回,说一句话就要叹气,父母觉得他小题大做,十几岁的年纪能有什么忧愁的,结果当天就被诊断为“抑郁症”收治住院治疗了。
我国17岁以下青少年儿童大约有3亿多人,大约有3000万人有心理障碍,其中青少年抑郁更是常见。廖医生指出,从多年的接诊情况来看,现实中身为“问题父母”而不自知的有不少,对孩子过度关注,控制欲强,过于强势,习惯于“管教”孩子,或是缺少关爱和陪伴,与孩子没有足够的交流互动,有些父母自身也很焦虑,这些都有可能是导致孩子抑郁的“问题环境”。
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是一次机会,一次修复关系的机会,帮助孩子人格完善的机会,更是让家长自己觉察和成长的机会。抑郁症患者常常“一个人独自悲伤”,他们的感受是真切的,不是“作”,也不是“叛逆”,家长如果能及时觉察到孩子的情绪问题,应给予更多理解和关爱,至少在这个时候不要对孩子发脾气。
一般来说,轻度抑郁症可进行心理治疗,视具体情况是否需要药物辅助。但中重度抑郁症,还是需要尽早接受药物治疗,并且结合相关的心理治疗。
我是彭华勇老师,心理咨询师,传统文化传播者,欢迎关注我,孩子教育问题,情感问题,欢迎私信咨询。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gzkyz.com.cn/article/18461.html
彭华勇家庭教育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Copyright 2005-2020 www.gzkyz.com.cn 【可可情感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010517号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