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情感网 > 婚姻生活 > 文章详情

对方不回复消息的做法(才是最在乎对方回不回复的人)

日期:2021-10-12 12:08:24作者:知我心理学图片:未知人气:+

“不知道 不明瞭 不想要 為什麼 我的心 明明是想靠近 卻孤單到黎明”

“不打扰 是我的温柔”——

一个好友给我发来她的聊天记录截图,她终于给喜欢了很久的心动男孩表白了。我正想问她对方怎么回,她又向我发来了:

但事实上,她并没有发什么表情包,而是追加了一句:

看到这样的截图,我一时无语。决定为这个朋友写一篇文章。

你也是我朋友这样的人吗?表面上说没事,其实脑内小剧场很活跃。对于互动对象的真实态度,你明明是在等待中忐忑不安,却表现得毫不在意。

这种复杂的心情让你在关系中备受煎熬,但下一次,你还是忍不住回了那句“没事,不用回我”。为什么会这样?

来看今天的文章。

众所周知,“没事,不用回我”这样的话,不会出现在我们面对面交流的情况下。

John Suler博士指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际互动越来越多以线上文本交流实现。我们必须承认:人们进入了一个文本关系时代。

在文本关系特有的延迟反应中,对方可能不会即时回复你。失去了即时反馈的人际互动,很可能会对人们持续表达的意向产生影响。

这就相当于在面对面的时候,一个人说完,另一个人的回复被“暂停”了。一方面,我们自己会倾向更情绪化的冲动表达。另一方面,我们也想逃避来自对方同样私人和情绪化的消息,来让自己感到安全。

在线临床心理咨询师Kali Munro把这种现象称为“情绪肇事逃逸”

比如,你扔下一句“我喜欢你”或“我生气了”,轻易地把情绪撞向对方,留下一句“没事,不用回我”,匆忙掩盖情绪,离开“事故现场”。

抛开互联网这个情境,当我们不停地想着“ta会不会回我”、“ta什么时候才会回我”,这些无法停止的脑内小剧场其实是“侵入性想法”

有些想法我们不想要,但还会无缘无故浮现在我们脑海中,且难以摆脱。这是一种正常现象。研究显示,94%的人每天都会或多或少地体验到侵入性想法。

但是,当侵入性想法变成一种痴迷性的念头时,就会对我们造成损害,主要体现在对我们的正常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在我朋友这里,不断猜测对方会不会回复,就是一种痴迷性的侵入性念头,让她在这段时间里丧失了做一切其他事情的动力。

每个人对于“认知闭合”的需求不同,所谓认知闭合,指的是赶紧对眼前不确定的场景下一个定论,从而让自己停止猜测。

我这个朋友对于认知闭合的需求就很高,因此当这样入侵性的念头出现的时候,她需要主动做一些事情,让眼前不确定的局面变成确定无疑的,从而结束侵入性念头对自己的伤害。她选择的方式就是主动说“没事,不用回我了”。

但有时,我们刻意不回复消息,是想向对方释放一种“我喜欢你,但你不是我生活的全部”的信息,从而提升对ta的吸引力。“Play hard to get”真的有用吗?

1. 恐惧型依恋的人

研究显示,具有高回避和高焦虑特点的依恋类型与痴迷性想法相关。

在成人依恋类型中,恐惧型依恋的“回避亲密”和“焦虑被弃”程度都很高。Ta们期待但又恐惧亲密,这种矛盾的心态驱使ta们在亲密关系中想主动靠近,但又害怕被拒绝和欺骗,所以还是不愿与人亲近。

所以即使对方回复积极询问,拧巴的ta们还是会坚持说着“没事”。

2. 无法忍受不确定的人

Freeston等人提出了“无法容忍不确定的程度”的概念。它影响着“不确定”和“担心/焦虑”之间的相互关系,被用来衡量我们对不确定的容忍度。

对于IU高的人群,ta们对不确定的容忍度较低,更容易感到焦虑。Ta们会脑补出很多可能性,比如“ta不喜欢我了”、“ta想和我保持距离”等等让自己产生威胁感的猜测。

在这种想象中的危险情形下,ta们会强烈渴望寻求确定性的答案,因此更倾向说出“没事,不用回我”。从某种程度上,ta们暂时给自己制造了一种“不回“的确定性,来抵抗千万种的不确定性。

你企图在关系中主动支配自己被遗弃的状态。

如果对方不回,你就相当于陷入了被遗弃的状态。

Claudia Black博士认为,情感上的遗弃常源于童年时期,一个孩子的情感需求常被父母忽略或拒绝。

那么,面对被遗弃,孩子能怎么办呢?

弗洛伊德观察到18个月大的孙子会玩“fort/da游戏”:母亲不在时,孙子拿着用细线拴着的木轴,把木轴扔出去直到看不见的时候喊着“fort”(德语意为“去/不见/消失”),然后拉回来时兴高采烈地喊“da”(德语意为“来/在那儿”)。

儿童通过重演这个消失与复现的游戏,象征着自己在与母亲被动的关系中占据主动,以此补偿母亲缺席时自己被遗弃的焦虑。

当人们在关系的摆荡中说出“没事,不用回我”,就好比孩子扔出了那个木轴。这样一来,我们好像掌握了一种主动性:即使面临对方不回复的现实,也是因为我们主动先说了不用回。

于是,被遗弃不再像童年时那样让人无能为力;我们重获了一种尝试找回主动权的可能。

1. 应对侵入性想法

很多时候,这句“没事”是说给自己听的。我们以为说完就不会再想,结果那些想法却更顽固了。比如,我告诉你,不要去想一只白色的熊。相信你脑海中已经浮现了白熊的样子。

这就是Daniel Wegner 根据“白熊实验”提出的“讽刺进程理论”:你越是压抑某个想法,它就越会冒出来。

因此,首先不要试图对抗或避免它,或许你可以尝试以下两种方法:

给想法创造空间距离:

“我正在想的是______。”然后把你的想法填入那个空缺,比如“我正在想‘ta会回我吗’。”

这样的过程最好是通过书写和朗读进行,你会发现你成为了自己想法的观察者而不是参与者,与想法腾出了一点空间和距离,原来想法也不过是一些词句而已。

挑战想法的真实性:

试着挑战你想法的真实性,尤其是那些消极想法,比如“ta不回我是因为讨厌我”。你找得到客观证据来证实这个想法吗?

如果很难找到,你可以根据事实开始调整你的想法,比如“ta正在工作,所以不回我可能是在忙”。

2. 练习真实的自我表达

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嘴上说着“没事”,心里却暗潮汹涌,那么你可能不太擅长真实的自我表达。这样的窘境可能会影响你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

其实,自我表达能力是可以通过练习提升的,以下是锻炼自我表达能力的5元素表单,你可以随时进行练习:

自身体验的5元素

过去式或现在式

时间

运用“我”作为主语的5种信息,帮别人更好地了解我

1.我看到/听到/做出/想起/什么行动/事件/感觉?(不含评价的事实)

我看到/听到/作出/想起…

从过去到现在

2.我对那些行为或事件有什么样的情绪?(开心、悲伤、焦虑、沮丧、骄傲、遗憾、羞愧、感激等情绪)

我感觉…

3.我的什么解释/评价/想法/希望/需求/幻想唤起和支撑我的感觉?

因为我…

4.现在,我想要什么行动/信息/讨论/帮助/承诺?

现在,我想要…(可实行的)

从现在到未来

5.我认为该行动/讨论/信息/承诺会带来什么样的积极结果/自我实现?

…这样我就可以…这样我们就可以…为了我/我们…

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段子:

当你问别人“你没事吧?”别人回答“我没事”,其实是有事。

而当你问“没事吧?”别人一脸懵地回答“什么?”那才是真的没事。

希望你在人际互动中,能以真实的自我与外界互动既不过分依赖对方以获取安全感,也无需远离他人来掩饰自己的焦虑,获得属于你的人际关系中的平衡。

今日互动:你有没有过这样一条没能等到回应的消息呢?现在的你又想对ta说些什么?在留言区说出你的故事吧!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gzkyz.com.cn/article/125598.html

知我心理学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
私聊 +关注

手机版 | XML地图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2020 www.gzkyz.com.cn 【可可情感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010517号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