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0-10 05:29:41作者:东家APP图片:未知人气:+
许多人记忆中的家里老物件特别多,什么雕花的八仙桌、太师椅、老茶壶等等,但是很多都因为家庭的迁居,或是时代审美的改变,被扔的扔,烧的烧。其实这些老物件有很多已经身价倍增,那么就简单挑几个来说一下吧。
一、猪食槽
小时候,很多人家里都会喂养肥猪,猪食槽子那时候很便宜,也就几块钱搞定,大小约一米来长、半米宽度。
那时候,猪食槽子给我的印象就是喂猪时用用,平时看着就烦的物件,重量又死重,搬动不方便,甩沟里都没人要的东西……
没想到,现在时代变了,这些老物件进城后的身价更是几百、上千倍的增加!
原来这些东西最主要的消费者是城里一些高档别墅、小院等,他们房子一般都比较大,有地方也愿意“请一个”青石牛槽放家里,据说这样的青石牛槽盛水不腐。
用来放一些硬币、养上金鱼,在风水上据说可以聚财纳福。因此大家又叫它“聚宝盆”。其实这个道理和很多餐馆喜欢放一个招财猫是一个道理,只不过放青石槽显得更加文雅别致。
二、老绣片
刺绣是我国极悠久而具传统历史文化的优秀工艺艺术,在几十年前,中国人家里几乎所有的布料做成的东西都可以绣,从衣服裤子到桌椅床凳。因此就有了专门的形容做刺绣活的名词,女工。
老绣片就是古老的、陈旧的早年间的女红作品,纯手工制作的绣品,从清代到民国留存至今。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工厂批量生产的纺织品逐渐替代人工绣,很多原来的刺绣就成了压箱底,或者是直接当垃圾处理。
但也有一些农村家里还保留着一些做工精致的刺绣品。特别是京绣和苗绣的作品。
拿苗绣来说,此前老苗族人对于这些绣片不怎么重视,也不知道怎么利用。有很多年轻设计师就专门去收集,利用老绣片进行二次创作等,让更多人见识到了老绣片的穿越时间的魅力。
现在,北京潘家园里也还有卖苗绣的,都是旧衣服用品上拆下的老绣片,非常非常美,图案的形态稚拙,可是颜色渐层配比简直绝妙。精细程度比起国礼级别的苏绣也不差。
可惜很多会老绣片手艺的人都已经作古,这些手艺也濒临失传,因此留存下来的老绣片也变得越来越珍贵。
三、木制食盒
食盒是红色用木头做的圆形装食物的东西,两边还有提手。小时候爷爷在地里浇地,到中午奶奶便会将饭菜装在食品盒里,并带到地里让爷爷吃饭。
一些地区在姑娘出嫁时,要找漂亮的食品盒装姑娘吃的饺子面条,意思是姑娘吃的饭是从娘家带的,不是嫁到夫家吃闲饭的。出嫁姑娘用的食品盒就是带饭用的那种,一般都会借做工好的,漂亮的食品盒,但是后来塑料做的食品盒越来越多,又好看又轻巧,木质的食品盒多半都是做饭当做柴火烧了。
但其实当时很多手工做的食盒都特别精美,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有的甚至还添加了漆艺、木雕等多种传统手工艺,若放在现在,定是价值不菲。
四、老瓷器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营老厂瓷器生产的陶瓷,独立成章、自成体系,表现出了强烈、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计划经济时代的独特风貌。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国营企业还没被改制,大多瓷器厂还用着传统的烧造工艺,这些器物很多都进入了寻常百姓家,被当做生活器或是装饰品。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许多国外的工业化陶瓷以现代感设计占据了越来越多的空间,这些老瓷器也渐渐被人看不上眼。
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藏兴趣日益广泛,“国营瓷”逐渐被大陆收藏界关注,尤其是近两年,“国营瓷”的收藏由“冷门”逐渐变成“热门”,从后台走向前台,开始登上大雅之堂。
你记忆中还有什么曾经不起眼的老物件,现在价值翻倍了呢?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http://www.gzkyz.com.cn/article/122415.html
东家APP
倾诉你的情感,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Copyright 2005-2020 www.gzkyz.com.cn 【可可情感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20010517号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qq.com